要說到剛開始在看門診時,最怕遇到的狀況,絕對不會是一來就大聲咆嘯,暴力相向的病人【這個就叫警衛來了】;更不會是疾病太複雜,完全看不懂的病人【這時就毫無懸念的轉診了】。
反而是在門診潸然涕下的個案,是我最不會處理的狀況了。
在住院醫師的時候,往往就是讓個案哭,宣洩一下情緒;一開始連個面紙都不會遞,還是跟診人員貼心的送上(遙想當時真是菜逼巴)。但是,哭完了,然後呢?這個情緒的球要怎麼傳下去?
隨著看診的經驗變多,人生的閱歷也漸豐,處理起來也慢慢比較得心應手了。【雖然5年、10年後,再回來看到這篇,應該也會有那時候還可以做的更好的感觸吧?】就先來聊聊目前我是怎麼去面對一個在門診哭泣的個案吧,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上也很有幫助。
結論寫在前面:
處理誘發情緒的事件,而不是情緒本身。
好吧,相信有人看到這句已經上一頁跳出了,因為不知道在寫什麼!有緣分的版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一步一步地分析下去。
給出時間和空間
在門診時,當個案哭泣,我會留點時間給他好好的哭一下;當然,如果有空的診間或諮詢室,會協助他前往這樣獨立的空間,先宣洩一下,再重新整理。
回到生活中也應該是如此,不論對方是喜、怒、哀、樂,當情緒處在極端狀況時,是聽不進任何話的,只是沈浸在自己的情緒狀況中。所以,也應該留給對方一些時間和空間,一旦離開了這個極端的情緒,才有繼續談下去的可能。
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人類對「鏡像神經元」的研究,已經指出它和同理心有相關性;所以在別人哭泣時,自己也會感同身受;但是,你畢竟不是對方,面對同一個事件,100個人,就會有100種處理方法,表現的情緒也會不同。曾經聽學弟妹說過,當病人在診間哭的時候,他也很想哭,因為不知道怎麼幫他,有種無力感甚至是罪惡感。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會落入這樣的陷阱中;當有人哭泣,總是一邊說著「不要哭、不要哭」,一邊想著有什麼可以幫得上忙的,而常常你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錯,甚至和你完全無關。久而久之,哭泣就變成要脅你的手段,利用你的同理心,來達成他的目的。
所以,你可以同理,但不應該有你應該對他的情緒負責的謬思。
引導而不要建議
當情緒和緩之後,接下來應該要處理事件本身了;大部分的個案,在流下眼淚之前,已經對這件事情,在腦中想過數十種,甚至數百種的處理方式了,這時只需要問問「那你覺得接下來要怎麼辦?」,通常話匣子就開了,開始和你討論之前沙盤推演的各種利弊得失。就像許多來看診的病人,對於自己的病情已經有預想好的劇本了,醫師只要多問一句「你覺得這個病情是怎麼引起的?」,常常就可以抓到病人最擔心的那個點了。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對個案的人生下指導棋,特別是你在門診那麼短的時間,就以為你夠了解他了,用這樣收集到的訊息碎片,提供你認為對的建議,最後只會割傷這脆弱的醫病關係。
在日常生活最常見到的場景,就是父母在處理小孩子的情緒時,往往都用上對下的語氣,有時不是用建議,甚至是否定這個情緒。
例如:參加完指考成績不理想,小孩就躲在房間裡好幾天不出來,爸媽常會出於關心,就說:沒關係,努力不夠,下次再拚回來就好啦!【內心OS:我已經很努力了,你還說不夠】;或是,一個小朋友跌坐在地,開始哭泣;爸媽可能就說,又沒受傷,哭什麼哭!【內心OS:我就是痛,被嚇到,連哭都不行嗎?】
最後
寫給未來的自己,如果之後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問題,記得回來嗆我;也歡迎各路友人,來分享一下,自己是怎麼去接這個情緒的球?不管是在診間,或是在生活中,讓我多學學吧,在此就先謝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