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足球員傷害 ~ 解答篇

資料來源:http://dx.doi.org/10.1136/bjsm.2004.015511

Wong, Patricia, and Youlian Hong. "Soccer injury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9.8 (2005): 473-482.

1. 受傷率什麼時候比較高?

A. 比賽時
B. 訓練時

答案:A


比賽時,隨著速度和強度的增加,球員往往會有更多的身體接觸,比如鏟球和推擠,從而導致更多傷害。

註:受傷率為每1000小時活動,受傷的比例


2. 哪一類球員易受傷?

A. 青少年球員
B. 職業球員

答案:B

在比賽期間,職業球員的傷害率通常比青少年球員高。然而,訓練期間青少年和職業球員似乎沒有差異。



3. 哪個性別的球員易受傷?

A. 男性
B. 女性

答案:B

平均值為女性受傷率較高,但在比賽期間,男性的受傷率比女性為高。(可能是男性球員下手都比較殘忍吧...XD);可惜沒比較受傷的嚴重程度。




4. 在球場上,哪個動作的受傷率最高?

A. 跑步
B. 扭動或轉身
C. 射門
D. 起跳後著陸

答案:A

跑步;running (19%)
扭動或轉身;twisting and turning (8%)
射門;shooting (4%)
著陸;landing (4%)

5. 男性球員中,下肢受傷率最高的是哪兒?

A. 大腿
B. 腳踝
C. 膝蓋

答案:B

男性球員:腳踝(20%),大腿(17%)和膝蓋(15%)
女性球員:膝蓋(24%),腳踝(21%)和大腿(16%)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飛機中的旅遊醫學】 ~ 艙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飛機的巡航高度約在海拔7010~12498公尺,
而《艙壓》卻保持在《1524~2438公尺》,
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會說,直接加壓到和平地一樣就好啦!為什麼要用個一兩千公尺的高度呢?
因為,要維持艙壓是需要耗費燃油的!航空公司老闆也不是吃素的,同樣的油量,一定希望讓飛機可以飛遠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那就會有人問到,那就把艙壓設定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那不就更省油了,不行嗎?
這個就和高山症的發生有關了,還記得我們之前的投影片嗎?高山症的診斷基準是在高海拔 (>2500公尺),如果艙壓超過2500公尺,坐個飛機就得高山症!那航空公司應該賠不完吧?所以設個2438公尺,合理合理。
最後,有些人會問到這關我什麼事?
反正艙壓失壓了,上面的面罩就會掉下來呀....><"
其實有以下幾個重點
◎ 氧氣濃度下降
以艙壓設定為海拔2438公尺為例:
正常人的血氧分壓 (PaO2),就會從95亳米汞柱掉到65毫米汞柱。
用大家比較習慣的血氧飽和度 (SaO2) 來看,就是從98%掉到90%。
所以對於一些有嚴重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本來血氧濃度就低的旅客而言,這種變化是可能致命的。
◎ 氣體體積膨脹
根據波以耳定律,因為壓力下降,體積就會上升。
所以清境的洋芋片都鼓鼓的....(揍飛)
如果有一些醫療管路置入的,就不能打空氣,而應該打水,以免膨脹後造成局部壓迫,形成組織的壞死。
◎ 氣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下降
這是潛水客一定知道的:
減壓潛水後,要休息24小時才能坐飛機
免減壓潛水,要休息12小時才能坐飛機
根據亨利定律,壓力減少,氣體溶解度就變差;減水後因為身體餘氮量的問題,坐飛機可能讓潛水夫病發生。
【結語】
有朋友跟我說,坐飛機那麼久,不知道這些也沒事呀!是沒錯啦,可是知道這些,在飛機上沒有話題時,可以拿來殺一下時間,也是不錯啦!各位看官你說是吧?
※ 延伸閱讀:
﹝Med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fligh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32708
﹝複習高山症 ~ 由此去﹞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寄生蟲的腦部感染】

今天看到很多人分享一則新聞:
「19歲男活吞蛞蝓終身癱瘓」
就來整理一下哪些寄生蟲會跑到腦吧
(為了怕大家看到圖會食不下嚥,有興趣的再自己GOOGLE囉)
1. 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感染途徑:軟體動物([蝸牛、蛞蝓、螺類)、爬過的蔬菜、淡水甲殼動物(淡水明蝦及蟹)、蛙
[大多數感染病例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盆地(Pacific basin)]
2. 豬肉絛蟲/有鈎絛蟲 (Taenia solium)
感染途徑:沒有煮熟的豬肉
(所以牛肉可以沒有全熟,豬肉不行!是說牛也有牛肉絛蟲啦,不過牠會乖乖待在腸道,不會亂跑)
3. 細粒棘球蚴/包生絛蟲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感染途徑:受感染犬科動物 (狗、狐狸、狼) 的糞便,所汙染的土壤、水、食物。
(在人寄生的前三名位置,分別為:肝、肺、腦)
[台灣不是疫區;主要在地中海,中東,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南美的養羊地區很常見]
4. 血吸蟲 (Schistosoma)
感染途徑:游泳或沐浴在被吸蟲污染的淡水中,尾動幼蟲直接穿入人的皮膚而進入循環系統
(進入時造成皮膚炎,然後就跟著循環系統跑,日本血吸蟲&曼森血吸蟲主要到腸道,埃及血吸蟲主要到泌尿生殖系統,偶而也會引起腦部的發炎)
[曼森血吸蟲:非洲,中東,加勒比,巴西,委內瑞拉和蘇里南]
[日本血吸蟲:中國,印尼,菲律賓]
[埃及血吸蟲:非洲,中東,科西嘉島]
◎ 結論:
不要生食任何的淡水生物!
不要喝未煮沸的水!
不要吃沒有全熟的豬肉!
在高風險區不要吃生菜!
在高風險區不要在淡水游泳!

【新聞中的職業醫學】~ 洋蔥採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小孩和戶外
(圖片引用自UDN聯合新聞網)
好的,大家最近應該常看到陸戰隊應不應該去幫忙採洋蔥的新聞,我們今天完全不是要來討論這件事的!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大家採收洋蔥,都要戴著護目鏡?單純是因為洋蔥很嗆嗎?
還是《包姆和凱羅》看多了?(家中有小朋友的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吧?逃走...)
回歸正題,這個是為了避免洋蔥的碎屑,隨著落山風劃破眼角膜,進而造成黴菌感染。【黴菌性角膜炎】
其實這個議題,還上過幾次國際的期刊呢!
最初,是西元1999年的「職業與環境醫學」(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雜誌。https://goo.gl/8XKaMe
這篇研究報告指出,由屏東轉來介於 44 到 69 歲的兩男三女的角膜潰瘍、黴菌感染病人,其中 3 人的角膜上有洋蔥皮,另外 1 名有葉片。3人進行角膜移植,另外2人則須進行角膜刮除與抗真菌藥物治療。
而根據勞研所的文件,持續追蹤後,又發現另有4名洋蔥工人眼部感染致單眼摘除而視殘。總計共9名個案,其中4名已視殘,3名進行角膜移植手術,2名需住院治療。
另外有一篇,在「環境與職業健康檔案」(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中,則討論了碎片的大小和風速的影響。https://goo.gl/GYeLAL
研究中提到,這些碎片的大小,約落在3.5 × 2.5 mm^2;而風速要超過 7 公尺/秒,才具有殺傷力。
而恆春在地的「陳雲址醫師」,發現真菌性角膜炎的高盛行率,不僅主動通報衛生署,將其列入職業病報系統;還參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衛生研究所「洋蔥作業人員角膜感染研究」計畫,積極防範洋蔥工人的失明危機。 也因此在2003年得到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第十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https://goo.gl/Xszybk
※ 結語:
採洋蔥記得戴護目鏡! (在家切洋蔥不用太擔心,除非你家的風很大...XD)
很多現在看起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是很多人付出健康的代價,才取得的教訓。像『洗手』,這件事也是。所以多了解一些背後的歷史意義,會更注意自我健康的照護。

【新聞中的職業醫學】~ 爽身粉疑致癌?!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新聞連結:https://goo.gl/mHiBe6
新聞中主要提到一位銀行家,因為用了爽身粉30年,得到暴露石棉才會見到的「間皮瘤」,懷疑是爽身粉受到石棉污染,憤而告上法院。
〖石棉是什麼?〗
石棉是「纖維狀水合矽酸鹽天然礦石」的通稱,主要有蛇紋石屬 (serpentine group)和角閃石屬 (amphibole group)。
國際癌症組織(IARC),在1977年,就強調所有石棉皆為一級致癌物。
〖爽身粉為什麼會有石棉?〗
主要是因為爽身粉中,有滑石粉(Talc)的成分,而滑石粉在採集的過程中,有可能受到地質中的石棉污染,而混在滑石粉中。
*內心小插曲:其實每次看到滑石,就會想起莫氏硬度表口訣
滑石方、螢磷長、石英黃玉、剛金剛⋯⋯(離題了)
〖間皮瘤的風險因子有什麼?〗
1.石綿暴露為最主要的因素
2.放射線
3.奈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s):結構和石綿相似
4.遺傳因素:家族性的間皮細胞瘤
〖生活中還會遇到石棉嗎?〗
在台灣,最後一項禁用的石棉製品是「剎車來令片」。
將於2018年7月1日起禁止石綿用於剎車來令片之製造,其餘用途均已禁用。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石棉最好用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絕緣、絕熱、隔音、耐高溫、耐酸鹼、耐腐蝕和耐磨等特性。
台灣在2008年,才禁用石棉製造石棉板、石棉管、石棉水泥;其實在很多的老舊建材中,都隱藏著石棉的風險。就連某些較有年代的醫院,其隔熱材質也都有用到石棉。
另外,要注意的工廠中的隔熱材,有些舊廠區/廠房,管路包覆的材質也都是石棉,常因為年代久遠,而崩落在廠區的角落,不知情的勞工就暴露在這個風險中;甚至隨著觀光工廠的林立,有些遊客可能也會接觸到石棉。
〖結語〗
間皮瘤的前導期至少有20年,所以在工作暴露的族群中,常常都在退休之後才發病;如果有工作上石棉的暴露史,合併長期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狀,還是會建議進一步到職業醫學科或呼吸胸腔科就診,並告知職業史。
而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石棉的可能實在太多了,不用為了爽身粉這種事情杞人憂天,說不定在路旁吸吸來令片磨出來的粉塵就中招了?
最後附上可能會有石棉暴露的職業,請大家小心:
• 建築工程相關產業:特別是拆除舊屋
• 海運/船艙作業/造船業相關產業:拆船也要小心
• 汽機車製造產業
• 鐵路工業
• 航太製造業
• 鍋爐製造相關產業:隔熱材的部分
• 石綿礦場

【防曬問與答】

防曬投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3156596248737.1073741844.1877153492515715&type=1&l=a01c1d6040


1. 嬰兒要怎麼防曬?

引用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的文章
〖畢竟一個家醫科醫師來談皮膚,好像沒什麼公信力〗
https://goo.gl/gwG7wd
A. 讓寶寶保持在陰涼處
陰影是保護寶寶免受陽光照射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如果寶寶年齡小於6個月。盡可能將寶寶置於陰涼處,如果無法找到陰涼處,請使用雨傘,雨篷或嬰兒車罩蓋,創建自己的陰影。
B. 給寶寶穿防曬衣物
例如輕便的長袖襯衫和褲子。另外,請確保您的寶寶總是戴上帶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大盤帽和太陽眼鏡。
C. 盡量避免6個月以下兒童使用防曬乳
但是,如果沒有遮蔭和適當的衣服,父母和照顧者可以將少量SPF值至少為30的廣譜防水防曬霜,塗在兒童的皮膚上。
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的防曬乳〖物理性防曬成分〗不太會刺激寶寶敏感的皮膚。請記住,每兩小時或在游泳或出汗後立即重新塗抹您的孩子的防曬霜,因為沒有“防水”防曬霜。
D. 在炎熱的日子裡,確保安全
除了防曬,通過確保您的寶寶不會過熱,並補充水份,在炎熱的日子裡保持安全。如果您的寶寶過分躁動,哭鬧或暴露部位的皮膚發紅,請立即將其帶入室內。
※ 小結:6個月以下,還是別用防曬乳;小孩要用,就使用物理性防曬的成份(氧化鋅/二氧化鈦);陽傘、薄長袖、大盤帽及太陽眼鏡,是夏日出門的好物,特別是太陽眼鏡,很多人都會忘了戴。

2. 為什麼防曬還要一直強調太陽眼鏡?

紫外線中的UV-B會造成白內障、翳狀贅片、雪盲、強光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等。你總不希望,皮膚保護得很好,結果後來瞎了吧?
如果你現在看很多媒體報導,怕藍光怕得要死;那陽光你更要注意,這強度完全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呀!〖更何況,很多藍光的議題都還沒有很強的證據支持,這個有空再來聊〗

3. 防曬乳每平方公分,要塗上2毫克,這個概念好模糊,有沒有比較容易理解的方法?

以成年人來說:
臉、頭皮和每隻手臂塗抹一茶匙(約5CC)防曬乳;
軀幹和每條腿上塗兩茶匙(約10CC)
你是不是突然發現,平常塗得根本就不夠厚,都是擦心酸的?(沒錯,就是在說你,一罐50CC的試用品,塗了1年還沒塗完⋯⋯真的要好好塗,一次就用光了)
丫塗得不夠厚,真的就沒效嗎?可以參考這篇大陸學者在2012年發表的文章(也就是本篇附的圖片)
https://doi.org/10.1111/j.1600-0781.2012.00650.x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4. 為什麼你的投影片中,都沒提到防曬噴霧?

依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DA)的文章,防曬噴霧可能有以下的問題:
https://goo.gl/jVwgRS
A. 很難確定您是否使用了足夠的防曬噴霧來遮蓋身體所有暴露在陽光下的區域,這可能導致覆蓋率不足。
B. 美國FDA仍在研究意外吸入噴霧防曬劑的風險。所以使用時,建議將足量的防曬噴霧噴到手上,然後將其塗抹在面部區域。在兒童上使用防曬噴霧時,應注意風向以避免吸入。〖這讓我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還是用一般的就好〗
C. 美國FDA在2013年的文章指出,(https://goo.gl/rYFGMr),使用防曬噴霧時,應避免明火,以免引火上身。
※ 小結:職業醫學中,毒理學是必修課程,在防曬噴霧中常用的奈米級二氧化鈦,對人體可能會有以下的影響,看完之後,還是乖乖噴在手上用,不然就是拿傳統的吧。
https://toxnet.nlm.nih.gov/cgi-bin/sis/search2/r…
在人類病例報告中,工作中接觸到二氧化鈦的員工,有出現這些病例:塵肺症、肺部肉芽腫、肺部纖維化等。

5. 塗多層一些,有沒有累加的效果?

(一層SPF30,一層SPF50,會不會變成SPF80了呀?)
這個先要回到SPF的標示,目前是規定,最高就標到50,所以你測驗做起來,比SPF50還高,也只能標50+
再來,SPF的定義是代表有X分之1的UVB可以穿透,所以
SPF15,就是擋掉14/15,93.3%的UVB
SPF30,就是擋掉29/30,96.6%的UVB
SPF50,就是擋掉49/50,98.0%的UVB
所以這數值是不能累加的,再加上前面提到,其實大部分人的,塗得都不夠厚,多塗幾層,只是比較會接近到標示的防曬係數罷了。〖我說話絕不是在虎爛〗
真的有人做這樣的研究,最後結論是一層塗不夠,那就塗兩層吧!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protection factor and application thickness in high‐performance sunscreen: double application of sunscreen is recommended
https://doi.org/10.1111/j.1365-2230.2012.04388.x
◎ 最後,竟然有人看到最後!
有其他想到的問題,再提出來討論吧。大家多些互動會比較有趣。

【阿賢的碎碎念】~ 異位性皮膚炎 & 益生菌

上次那篇異位性皮膚炎的文章,沒想到有那麼大的迴響,還有些人私訊我:那吃益生菌有沒有效呀?
直接說結論,以免下面太專業大家直接上一頁跳出:
目前的研究,並沒有強烈的証據可以支持補充益生菌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效;不過每篇文章都不敢把話說死,常常說後續還要更大規模,或設計更好的實驗來証實這些結論。
我們家是沒吃啦!如果你有預算,想試試看也無妨,畢竟一般的情況下補充益生菌,對身體沒有什麼害處。當然,如果你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就近詢問你的家庭醫師或信任的藥師。
{進入會讓人想睡的醫學文獻區}
說到異位性皮膚炎和益生菌的愛恨情仇,就要從2001年,發表在《刺胳針》(Lancet) 上的一篇文章開始。
Kalliomäki, Marko, et al. "Probiotics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opic disease: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57.9262 (2001): 1076-1079.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0)04259-8
目標族群是「有家族過敏史的孕婦」,讓孕婦在生產前2~4週服用LGG益生菌,接著寶寶出生後,哺餵母乳者由母親繼續吃,餵食配方奶者則寶寶自己吃,持續至寶寶6個月大為止。研究結果發現可降低50%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
這應該也是賣益生菌的廠家,最常拿出來引用的一篇文章吧?反正就是益生菌吃了可以抗過敏!
然而,在2007年發表的追蹤報告顯示,這些使用LGG乳酸菌的兒童追蹤至7歲後,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的確是降低了3分之1,但是得到氣喘的機率增加3倍、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增加2倍。
Kalliomäki, M., Salminen, S., Poussa, T., & Isolauri, E. (2007). Probiotics during the first 7 years of life: a cumulative risk reduction of eczema 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9(4), 1019-1021.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06.12.608
所以,這個要怎麼去解釋呢?其實,過敏的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 ,常常都綁在一起不好區分。也就變成了一個實驗結果,大家各自表述的情況。
近年,也很多利用系統性回顧(systemic review)和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去討論這兩者的關係,不過都沒有很強的證據支持。
最後,你的選擇呢?吃或不吃?
別忘了,重點不要被模糊,異位性皮膚炎照顧上的要注意的是:
1. 保溼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3. 控制發炎/感染
* 延伸閱讀:益生菌 (Probiotics) & 益菌生 (Prebiotics)
http://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probiotics-prebiotics.…

【夏季專題】~ 太陽眼鏡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戶外、大自然和水

先問問大家一個問題,猜猜美國人到戶外就戴太陽眼鏡的比例有多少?

答案是31%(依據 The Vision Council 的調查)

有沒有比你想像的高很多?現在走到路上看一看,應該沒有超過3成的人戴著太陽眼鏡吧?(我找不到台灣的數據,有沒有機構要來統計一下?)

〖為什麼要戴太陽眼鏡?〗

紫外線中的UVB,對眼睛可能會有以下的傷害:白內障、翳狀贅片、雪盲、強光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等。

所以反過來問你:你會幫身體防曬,那為什麼不幫眼睛防曬呢?

〖怎麼挑選太陽眼鏡?〗

① 阻擋99%以上的紫外線
② 耐衝擊:沒有什麼鏡片是不會破的,但在戶外活動中,請選擇耐衝擊的,以免鏡片碎裂受傷;但要注意許多塑膠鏡片雖然耐衝擊,但卻容易刮傷,所以常會多一層防刮塗層。

〖鏡片的其他特色是做什麼的?〗

① 偏光(Polarized)

可以濾掉從光滑表面反射的眩光,特別在「開車」及「釣魚」時很有用!
BUT,偏光片和會不會吸收紫外線無關,還是要看鏡片的說明。

② 鏡片顏色 & 鏡面塗層

鏡片顏色越深,並「不代表」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線!鏡面塗層也是相同道理,它們只是減少進入眼鏡的可見光量,所以在陽光很強時,配戴深色鏡片或有鏡面塗層的,會比較舒服。

另外說明一下琥珀色的鏡片,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戴;在雪及薄霧中,會讓遠處的物體顯得更加清晰,在滑雪者、獵人、船員和飛行員中,就會比較受歡迎。

③ 光變色片(Photochromic)

大部分的光變色片,都是良好的紫外線吸收太陽眼鏡(當然最準還是看鏡片的說明標籤);大部分變黑的過程,都可以在半分鐘內完成。

④ 包覆式設計(Wrap-around style)

研究指出,一般的鏡框,還是會有足夠可能會傷害眼睛的紫外線進入,而減少對眼保護的效果。

⑤ 阻隔紅外線

這個在隔熱紙的廣告會比較常見到,但是目前的研究,並未明確指出陽光中紅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⑥ 抗藍光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還有很大的爭議。

研究中,藍光確定會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就是「影響睡眠」;所以當你使用手機的夜間模式時,會和你戴上抗藍光眼鏡一樣的顏色,黃黃的。(睡前還是別用太多3C產品吧!)

〖選太陽眼鏡時常見的迷思〗

A. 越貴的越好:有時只是品牌價值,還是要看清楚鏡片的標示
B. 鏡片越黑,效果越好:越黑只是代表進入的可見光量少,不一定抗UV
C. 鏡面塗層,效果好:理由同上,不一定抗UV
D. 偏光片,效果好:偏光鏡片,不一定抗UV

重點還是看標示呀!

另外注意,車子的擋風玻璃並不能完全阻隔紫外線,如果你沒有貼抗UV的隔熱紙,記得白天開車要戴太陽眼鏡。

〖結語〗

你今天出門戴了太陽眼鏡嗎?或是你的眼鏡本來就有抗UV的效果?
留言在下面,我們可以來統計一下囉。

還是要碎念一下,小朋友出去玩都不看鏡頭,這個症頭有沒有得救呀?也歡迎大家討論⋯⋯(歪樓了)

* 資料來源:https://www.aao.org/eye-health/glasses-contacts/sunglasses-3

【醫學冷知識】~玩水玩久了,為什麼皮會皺皺的?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這個梗已經等很久了,沒想到最近終於被小朋友問起!(大心+灑花)

先來說個故事吧:

我們家的小孩超愛玩水的,連洗澡都要玩到水冷掉或是皮皺皺才想起來。

這幾天總算問我:為什麼泡水之後皮會皺皺的?

當下雖然欣喜萬分,想說這個冷知識總算可以拿出來用了,還是故作冷靜,反問:那你們覺得是為什麼?

他們的答案還頗可愛的:
就像畫畫紙,畫完之後乾掉也會皺皺,所以是太多水的原因嗎?

還是要鼓勵一下,這個想法還不錯,不過不是正確答案。

你想想看,如果泡水太久就會皺皺,那你的肚肚怎麼沒有皺皺?(一邊捏捏自己的肚皮)

總算把手上的灑水器和橡皮小鴨放下了,看起來是有認真想知道答案了。

故事說到這兒,你有猜到答案是什麼了嗎?

---- 故事結束 ----

在1935年的時候,有醫師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會出現在神經受損的肢體上;後來就有人以演化學的觀點來解釋這個現象。

因為在潮溼的表面上活動時,皮膚出現皺摺,可以增加摩擦力,而使得運動的表現變好;可能讓遠古的祖先,比較容易抓到獵物,或在逃命的時候,有比較高的機率逃脫;這樣的基因表現就留了下來。

也因為這樣,你發現了嗎?泡水之後會皺皺的地方,都是活動時需要接觸到物體表面的區域唷!

不過,說個題外話,這個精美的設計,在戶外活動者的身上,有時卻成為一個負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腳起過水泡,為什麼會起水泡呢?重點就是2個,或是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可以簡化成一個。

① 摩擦
② 潮溼

〖摩擦〗

新鞋不合鞋、楦頭太窄、鞋內有沙石或異物等、襪子太粗糙⋯⋯等,都會增加磨擦力,而磨出水泡。

〖潮溼〗

只要悶在鞋內,腳的皮膚感受到溼氣;或是雨天登山、橫渡溪流時,水灌進去;都會讓腳的皮膚變得皺皺的,所以增加摩擦力!(就說最後的機轉都是一樣的吧)

※ 結語:

人體的演化藏著很多演化上的巧思,也成為和小朋友聊天的有趣話題。這些知識,常常在神奇的地方就派上用場了呢!

(像是玩水皺皺 和 爬山腳會起水泡)

你們家也有什麼有趣的話題嗎?歡迎提供給我參考,讓我和小朋友的互動更有趣。

【阿賢的碎碎念】~ 異位性皮膚炎

天氣熱了,門診中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都大發作了!
身為一個家中小朋友「全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家長,總是會多花點唇舌在衛教上面。因為這個病就是要決戰在初期呀⋯⋯
想當年,帶小朋友去附近運動場散步時,還有熱心的大媽們來品頭論足,「你小朋友是怎麼顧的呀?臉都爛掉了!要包手套啦,才不會亂抓」「你們洗澡是不是都沒洗乾淨呀?小朋友才會那麼癢一直抓⋯⋯」「你需不需要藥膏呀?我們家有個祖傳偏方唷!」「你要不要帶小朋友去看醫生呀?」
我差點脫口而出說:「我就是醫生!」
先說治療的三個重點:(以免大家不想繼續看下去)
  1. 保溼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3. 控制發炎/感染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嬰兒和特寫


※ 什麼時候會出現症狀?

早的話3個月前後就會有症狀了,一般小小孩會從臉部及頭皮開始,耳垂也常會裂開;再大一點,四肢的外側(伸側),也會開始粗糙;最後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關節皺摺處。
另外,插花一下「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差不多在一個月左右出現,常會有家長帶小朋友來打疫苗時,說在月子中心都沒事,怎麼帶回家就這樣?是不是家裡太髒了?
我都會笑著說,我們家的那隻,在月子中心也是人稱皮膚第一光滑的,後來回家也是脂漏性皮膚炎,再接著異位性皮膚炎。放心啦,是時候到了,就發作了!不要自責。

※ 會不會好?

大部分都會好。(入小學前約一半會好,青春期大約80%會好)
BUT,要好好顧!
不要當個「佛系異位性皮膚炎照護者」
不擦乳液、不看醫生、不注意環境;時間到了,皮膚自然就好了!
如果皮膚反覆發炎,保護層都已經被破壞掉了,那你就註定要常去找皮膚科醫師報到了。

※ 疾病的進程

皮膚保護層受損 -> 乾癢 -> 搔抓 -> 發炎更嚴重,甚至有細菌感染 -> 保護層再度受損 (惡性循環下去)

※ 為什麼會發生在我們家孩子身上!

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是多因性的,遺傳、環境、食物⋯⋯;家長不要過於自責,尤其是第一胎的父母,已經夠手忙腳亂了,不要再為了這個事情,一直檢討是不是懷孕過程中吃了什麼不該吃的,還是自己基因不好等等。
遇到了就好好處理,這是長期抗戰,不要夫妻間還為了這事吵架。

※ 治療方式詳述

1. 保溼

擦乳液、擦乳液、擦乳液;重點就是不要讓皮膚乾掉,想到就擦,照三餐擦。不要只有洗完澡之後擦。
在有小朋友前,我不知乳液為何物,覺得那都是女生才會擦的東西啦!男人就是要粗曠一些⋯⋯(大誤);現在幫小朋友護膚,我的雙手又回到了18歲(其他部分還是大叔的年紀)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4個月前,有母奶喝就喝母奶,需要使用配方奶可以考慮水解蛋白的。
滿4個月後,不用刻意延後副食品的攝取(有些到7-8個月還只喝奶!),但在添加新的食材時,攝取後要觀察症狀,如果皮膚症狀有加重,就要記錄起來。
貼身衣物要舒適,不要太緊或會摩擦皮膚。
空氣中過敏原的控制:PM2.5、塵蟎等
溫溼度的控制:有了小朋友之後,家中的冷氣都比以前早開好幾個月!

3. 控制發炎/感染

和傷口的照護一樣,局部的發炎/感染沒有穩定下來,永遠都不會好;所以醫師會視情況,開立類固醇藥膏(抗發炎)或抗生素藥膏(抗感染)。
往往家長聽到類固醇就退避三舍,但我可以很有自豪的說:「我們家小孩異位性皮膚炎,他們也都擦類固醇」
對了,藥膏請「薄薄擦」,不要擦完還看得到白白一片,那就是沒塗開;藥膏不是防曬乳,擦那麼厚沒有用!
(我有空都會在門診直接擦一次給家長看,不然,10個異位性的小孩,有30個照護者會亂擦一通)

※ 照顧上的小技巧

有些都是一路苦過來才慢慢學到的

A. 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

好好修剪指甲才是正解,不然本來可能只是幾道血痕;戴了手套就像拿菜瓜布去磨臉一樣!(相片中就是我們家小朋友用手套開心磨臉一夜的成果!)

B. 當小朋友可以溝通後,要好好衛教他

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他們,而你應該教他如何與疾病共處;
① 用拍打代替搔抓
② 學習自己擦乳液 (藥膏還是由照護者擦)
③ 流汗就要把汗水沖掉,並補乳液

C. 洗澡不要洗太熱,記得用清水洗就夠了

熱水會把皮膚的油脂洗掉,沐浴乳/肥皂也是;小朋友不要冷到就可以了,如果真的玩到很髒,再考慮於局部少量使用清潔產品就好。

◎ 結語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照護是長期抗戰,「皮在癢」真的是很惱人的事,請儘早處理,不要視而不見。我們家的小朋友們,也還在和異位性皮膚炎學習如何共處。
在檢查來打疫苗的小朋友時,一有發現,我也會繼續碎碎念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