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5日 星期三

鋁鍋!黑鍋? 談鋁製品對健康的風險



拿起電鍋內鍋要裝米,準備幫小朋友做副食品,老婆突然跑過來說:「上次交待你買不鏽鋼的內鍋,有去買嗎?你不知道鋁鍋會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你是想讓他們30歲就不認識我們嗎?」

相信這也是大家會擔心的問題吧?到底鋁鍋能不能用呀?我的登山鍋具都是鋁鍋耶!怎麼辦?要全部砍掉重練嗎?剛好可以換一組虛榮的鈦鍋呀!

因為文章很長,所以一樣先說結論,有興趣的再看下去吧:
鋁鍋沒問題,避免用它來盛煮【酸性】的食材,【腎臟病患】請不要使用


阿茲海默症是怎麼和鋁結下孽緣的?


阿茲海默症最早是由德國精神病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zheimer A.),於1907年,報告了這一病症,故以此命名。

在1957年,Igor Klatzo (這我真的不會念,所以不知道中文怎麼寫)  在狂牛病的病例中,發現了類澱粉蛋白的沈積,也就是「庫魯斑塊」(Kuru plaque)。日後就開啟了大家跟風研究這個沈積物的熱潮。而科學家隨後發現,這個斑塊,和阿茲海默症腦中的沈積物,在結構上非常相似。

隨後,在1965年,Igor Klatzo及Henry Wisniewski,提出了使用「磷酸鋁」後產生癲癇病例的兔子,牠們腦中出現糾纏成團的蛋白纖維,很像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糾結,開啟研究者認為,鋁與阿茲海默症間的關係的各種研究,當然也引發大眾對於鋁是造成阿茲海默症危險因子的恐懼。

Donals Crapper McLachlan,對阿茲海默症患者與正常人過世後經解剖的腦部內的鋁含量進行檢測,結果是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鋁是正常人的兩倍,且在腦中糾結最多的部位,鋁的累積最嚴重。

在近期一本科普書籍,《記憶的盡頭─解開老化與阿茲海默症之謎》 (The End of Memory:A Natural History of Aging and Alzheimer's),也有一個章節討論到鋁和阿茲海默症是否有關。簡單整理他的結論:認為先前的研究,運用核子顯微鏡技術無法發現斑塊中的鋁,反倒是顯露出背景中的鋁,要考慮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所發現的斑塊是否受到環境汙染,或是染料裡就含有鋁的成份。

當然,後來還是很多研究在討論:飲用水中的鋁濃度、含鋁的止汗劑等與阿茲海默症間的關係。但是以目前的結論,並未指出兩者的相關性。

其實,生活中更高鋁含量的東西,你可能也吃得不少,如:病人很愛開的胃藥,其中制酸劑的成分。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會(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於2006年最新評估指出,目前並沒有重要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可作為此項風險評估的基礎。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 EFSA)在2008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基於現有的科學數據,不認為從食物攝入鋁會有導致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鋁的毒理學特性

生活中,哪些東西含有鋁呢?

事實上所有的食物、水、空氣中及土壤中皆含有微量的鋁;生活用品中,如:制酸劑、收斂劑、緩衝阿斯匹靈、食品添加劑、化妝品、和止汗劑。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建議鋁之暫定每週容許攝取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為每週每公斤1毫克(1 mg/kg/week)。鋁於消化道之吸收率極低,約為0.07-0.35%,短時間加熱鋁製食品容器其溶出量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只有非常少量的鋁會在食入、吸入、或是皮膚接觸後進入血管中。暴露鋁通常是無害的,但是若是暴露到太高劑量的鋁就會危害到健康。工人若是吸入太多鋁 粉塵會引起肺部方面的問題,像是咳嗽或是異常的胸腔X光影像。某些工人吸入鋁粉塵或鋁燻煙後,在某些測量神經系統功能的測驗中表現較差。

鋁鍋的優點

  1. 重量輕 (上山輕量化)
  2. 導熱迅速 (省燃料)
  3. 不需保養 (不用養鍋,懶人最愛)
  4. 可刷洗 (把黑黑的焦碳刮掉超舒壓!)
現在很多鋁鍋,會使用「陽極處理」的工程,它的目的是以人工的方法在鋁材的表面上產生較厚而堅實的氧化鋁皮膜,這皮膜有保護內層材質的功效。更穩定且抗腐蝕。

鋁鍋的缺點


不適合煮酸性食材,會增加鋁的溶出;腎臟病患不易排除鋁離子,不建議使用。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熱量都從頭部散失!真的嗎?

天氣冷,LINE群裡的訊息可是熱呼呼!
今天收到了一則嚇死人的訊息,
以往都直接跳過不看,今天剛好有空,就來查証一下真偽吧。

這訊息這樣寫道:

所謂,沒圖沒真相;研究調查是從哪兒抄來的,也不說一下?
只能打開「Google 學術」來查查有沒有相關的文獻資料了。

結論寫在前面,有興趣看論證的,再接下去看吧!
這個比例是錯的,不過天氣冷的時候,戴個帽子保暖是OK的

文獻查找過程


總算找到了遠在1957年的研究
Froese, Gerd, and Alan C. Burton. "Heat losses from the human head."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0.2 (1957): 235-241.

結論我用圖片說明:
另外,在美軍的生存指南中,也有提到在野外求生時,需要注意到頭部的保暖,可能會散失近一半的身體產熱;有興趣可以自己去買來看。
(買書由此去:書籍連結) ** 我不是羅輯思維,我沒有賣書,和美軍沒有利益往來

最後,還有一篇2016年的文獻,對身體熱量流失的部位做研究,可做為穿著的考量
Wang, Lijuan, et al. "Human local and total heat losses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 Physiology & behavior 157 (2016): 270-276.


總結如下:
溫度低時,主要由:大腿、小腿、胸部,散發熱量
溫度高時,主要由:胸部、腹部、大腿、頭部,散發熱量

難怪很多山友在夏天,下面就個短褲配綁腿就上山了,原來是大腿可以散熱呀!

頭部散失熱量的比例是多少呢?


大家應該知道身體散熱,主要是靠皮膚,所以體表面積,可以大約估算出頭部的熱量散失,約占全身的7-10%,但這是在沒有穿衣服的情況下;而在穿衣服的情況下,變因太多了,就無法給出一個固定的比例。

我想,這個天氣,應該也沒人會不穿衣服出去外面實驗一下吧?

那還要不要做頭部的保暖呀?


頭部的血液循環,有別於其他的部位,因為要維持腦部的運作,所以溫度的調控比四肢還更加精細;所以在體溫高時,會加強散熱,稱為selective brain cooling(SBC),體溫低時,四肢的血管收縮,而頭部不明顯,在溫度太低時,反而會加強血液到腦部,所以血流變多,散熱比例會上升。

而有些男性有禿頭的遺傳,少了頭髮的保護層,更建議戴個帽子保暖,或是假髮也不錯。

寫在後面


LINE的訊息很多都是假的,不過就這則訊息而言,散熱的比例是錯的,不過提醒大家戴個帽子的出發點是對的。風大、溫度低的時候,記得末稍的保暖要做好,才不會血壓變動太大,造成一些腦心血管的負荷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紡織成衣業的職業風險


紡織成衣業,不論上下游的廠家,一定會面對的就是布匹的處理;所以就先說布料可能造成的危害。


粉塵


布料分成長纖 (化纖為主及蠶絲) 和短纖 (天然纖維:棉、麻、毛等),之前去過幾間成衣廠,現場的PM2.5及PM10的指數都遠高於之前討論過的室內空氣品質規定。一進去,雖然戴著口罩,還是咳不停呀;更何況是在裡面工作的員工。

再者,當粉塵濃度太高,現場通風又沒有做好,現場機台運轉可能產生靜電時,就要小心粉塵爆炸

另外,短纖維還有可能造成過敏性肺炎 (Hypersensitive pneumonitis),而且比我想像中還常見到。光是在修業過程中,就看過兩個個案。真的不可不慎。

機台


傷害主要來源為自動化設備之轉動與傳動裝置之夾、捲、撞、切割傷害。所以如何強化操作人員的安全觀念,以及機台設計時的安全連鎖系統 (Interlock system)。都是現場評估的重點。

噪音


在上游的製造商,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問題;機台運作時的聲音就是那麼大,只能請員工配戴適當的聽力防護具。但是空間設計時的隔絕也應該要做好,常常員工的活動區就在機台附近,在不需要處理自動化生產機台時,仍暴露在噪音危害之中。

高溫


在人造纖維製造業中之押出溶解機、染整業中之染色機及使用鍋爐或維修過程中使用熱蒸氣清除阻塞等,都可能產生熱危害;預防可由設置機械人或自動化生產避免熱危害暴露、空氣調節、熱絕緣擋板隔離熱源、防護具之使用及訂定安全作業標準並教導勞工。

有機溶劑


紡絲油、染劑、助染劑、廢水處理劑等可能含有害物質,使用這些有害之物質如儲存、使用不當、誤用,可能造成傷害。但是,最可怕的是勞工不知道那些有什麼危害,不知道就不會怕,在現場看到勞工徒手處理一些高風險物質,真的會嚇出一身冷汗。

<<結論>>

當了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後,有了很多機會到現場和勞工互動,常常發現最可怕的就是勞工根本不在乎自己身處的環境有什麼危害!工安宣導常常都是形式化的簽簽名,裡面寫什麼,就像是信用卡的申請條款一樣,幾乎沒有人仔細看完的。放在危害物質附近的物質安全資料表,可能就只有勞檢還有廠醫會去翻吧?有時候連摺痕都沒有!

當然,在現代社會中,互信是一個基本架構;但是,當勞工覺得雇主就是應該要負責現場的安全,而雇主覺得有做到法規的最低限度時,很多工安事件就會發生了。希望勞工意識抬頭的現在,除了爭取休假和薪資,多留一份心在工作場所中可能的危害,工作才能做得長長久久,安全下莊領退休金。(雖然也不知道勞保會不會倒?)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辦公室族群的職業風險


今天討論的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族群,也就是圖片中看到的,「辦公室族群」,隨著產業型態的改變,坐辦公桌的員工,也越來越多,而在這一格格的方塊中,究竟會產生什麼戀情呢?是職業風險啦!

臨廠服務時,如果遇到辦公室為主的事業單位,單位主管常常會說,那我們就排一些同仁做諮詢,反正現場也沒有什麼危害作業,你就在醫護室或是幫我們上些健康講座就好了啦!但是,裡面還是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我當然不可能每個辦公室都走一遍 (忠孝東路也才走九遍而已!),所以就請常待辦公室的員工們,自己注意自身作業場所的安全囉。

1. 照明


良好的照明,可以讓我們看清事物,減少眼睛的疲勞不適,提高工作效率,早早打卡下班。反之,則可能造成工作出包,坐姿不良,產生相關的職業傷害。所以花點錢改善照明,絕對是很划算的一件事呀!老闆...你還不換嗎?

先介紹照明的基本單位:照度,也就是每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光通量,單位為勒克斯 (Lux);1勒克斯為1流明/平方米;所以會和距離的平方呈反比,當辦公室天花板的高度不同時,就應該更換不同流明的燈具,以期得到相同的照明效果,也就是照度。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到手持式的照度計測量即可。

而有些人會問到,市售的燈泡都是標示瓦數(W),要怎麼換算成流明(Lm)?在這兒提供一個CNS的表格供參考。

而辦公室根據作業的性質及區域,也有不同的照度建議標準 (CNS標準):
1500~750 (Lux):辦公室,設計,製圖
750~300 (Lux):辦公室,會議室,電腦室
300~100 (Lux):廁所,走廊,樓梯,休息室,其他場所
75~30 (Lux):安全梯

當然,更細部的照明還會分成「一般照明」、「區域照明」及「局部照明」;照明的角度是否會造成眩光?工作區和整個環境的對比是否太高?光線呈色是否會產生色差?這些將不在本篇討論,不然我出去還拿什麼來說嘴?其實是只要記得一個最重要的原則:
相信自己的眼睛!
當你覺得公司的光線對你的工作造成影響時,就應該反應給廠護或是工安人員,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照明的改善。

2. 印表機/複印機


我們先來了解最常用的碳粉匣的主要成份:
  • 聚丙烯酸脂 – 苯乙烯共聚物 (樹脂 Resin):占 50 - 60%
  • F – Fe3O4 晶體粉粒 (染料 PLGMENT):占 20 - 30%
  • 電荷調節劑 CCA:占10 – 20 %
  • 流動化劑 SiO2 等
  • 表面改性劑聚乙烯 / 聚丙烯石蠟
再來是噴墨的墨水部分:
  • 去離子水 (液相載體):占60 - 90%
  • 水相溶劑 (保濕和黏度控制):過往多使用醚類為主,但因揮發時的氣味問題,現在多改以異丙醇(Isopropane) 或丙三醇(Glycerine),占5 - 30%
  • 顏料:占1 - 10%
  • 介面活性劑:保濕,對紙張滲透用,占0.1 - 10%
  • 防腐劑:占0.05 - 1%
  • 緩衝溶液:控制墨水的值,防止過酸過鹼造成紙質的傷害。占0.1 - 0.5%
  • 其他添加劑:包含噴墨頭清潔劑,消泡劑,日光牢度增進劑,鹵素防水劑等...視生產廠商的配方而定。
在機器運作時,可能會有碳粉的微粒、樹脂加熱後的氣體、有機溶劑的揮發氣體、高電壓產生的臭氧等等,都會使得空氣的品質變差;另外就是機器運轉時的噪音,如果多台機器一同運作時,持續性的噪音也會對工作人員的心情造成影響。

所以建議辦公室規劃一區獨立空調的房間給印表機們待著,儘量不要在附近安排員工的座位。之前有拿過手持式懸浮微粒的儀器測過,在運轉時,PM10的量會上升很多,而PM2.5的改變並不大。有機會再拿有機揮發氣體(VOC)的儀器測測看。


3. 病態大樓症候群 (Sick building syndrome)


這個情況主要和大樓的通風條件有關;症狀包羅萬象,例如:喉嚨乾燥,眼睛、鼻子過敏,頭痛,頭昏眼花,容易疲倦,咳嗽,氣喘,黏膜及皮膚的乾燥感,皮膚的紅斑、發癢,頭痛及可聞到輕微且持續性的異味等。通常這些症狀在員工到大廈上班以後才發生,然後症狀逐漸嚴重,但是一旦員工離開大廈或下班以後,特別在週末及假日,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我好像每次下班之後也都特別清爽呀!...揍飛)

目前成因不明,多數學者認為是「多重致病原」,包括大樓的建築設計參數 (通風、溫度、濕度、照明等),室內的污染源 (黴菌、影印機、二手煙、揮發性有機物等),個人的特徵(對化學物質的敏感度等),甚至是社會心理因素 (員工對工作的壓力、滿足感)。

在實務上,辦公室的通風問題主要有幾個:
  • 為了節能,外氣進入的量太少,主要都是髒空氣在循環,特別是在夏天
  • 隔間太多,影響了原本設計的空氣流通動線
  • 出氣口沒有清理,影響出氣的量及品質
  • 源頭的冷卻水塔沒有按時清理,使得病菌在裡面滋生
  • 新裝潢或新傢俱的有機揮發物質,如:甲醛
然而,因為病態大樓症候群的成因不明,所以在申請職業病認定上有一定困難 (職業病認定需要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如果真的有不舒服的情況,只能先試著改良上述一些通風的問題。

4. 人因工程危害

辦公桌椅都是採大量採購為主,雖然多為可調式設計,但難免還是有不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情況,每次換一個辦公環境時,一定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坐姿、銀幕的角度、鍵鼠的位置...等等;而不要削足適履,等回過神來已經腰酸背痛了。

基本的幾個重點整理如下:
  • 銀幕的畫面上端應低於眼高,使臉正面朝向前方並稍稍往下。
  • 鍵盤的位置要在正前方,當手放在鍵盤上時,手臂能輕鬆下垂,手肘約成90度。
  • 滑鼠放置高度不宜太高,可以考慮盡量靠近身體中線的位置。
  • 背部應自然呈現90度,小腿自然下垂,膝蓋呈90度。(如腳不夠長可以用踏墊)

「辦公室 人因工程」的圖片搜尋結果

結論

辦公室可以說是很多勞工的另一個家,一天在待在裡面8-10個小時不等,環境的維護真的要靠自己,總不能把家裡弄得舒舒服服的,不過辦公室卻弄得像戰場一樣,剛上班就想逃離。話說如果很舒服的話,我還是很想逃離耶!

千萬不要有忍一忍就過去的想法,很多事情不反應,就永遠沒有改善的機會;希望大家都能有個舒適的辦公環境。最後,許個新年願望:
改變不良的辦公環境,就從新的一年做起!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更快樂


這本書已經紅了好一陣子了,網路上也很多書摘在討論,
來分享我自己的一些心得

大家都希望生活過得快樂,但是怎樣才是真正快樂呢?
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常常都是叫我們先苦後甘,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但是真的如此嗎?

就像爬山一般,當你只關注著要登上頂峰,就可以把前面登山的辛苦一掃而空;
然而,你永遠不知道人生中每個山頂的景色如何...
有可能,登頂時,已經風雲變色,完全沒有展望;
也可能,這個山頭本來就是被植被包圍的鳥山頭!
那你之前所受的苦,值得嗎?

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圖形 (我用自己的話稍微改寫了一下)
週遭的朋友,很多都是先苦後樂型的,希望現在付出的苦痛,能換來未來的美好
當然也有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對未來的事就不想了,反正哪天就世界末日了
一些憂鬱的人,可能就對現在及未來的生活都不抱希望,活在痛苦的迴圈中

而一直快樂下去,當然就是我們所追求的



但是,要怎麼做呢?

快樂的反面,是不快樂嗎?
快樂的反面,是無感...

為什麼小BABY,可以玩著家中的遙控器或是爸爸的皮包,就很開心
因為他們不斷在探索這個世界,對每樣東西都抱著好奇且珍貴
當我們把這個開關關掉時,生活就變得一成不變,只能冀望未來的救贖
其實,有很多值得我們感謝和珍惜的,就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

一旦我們可以享受當下,更可以成就自己未來的快樂,
就無處不快樂了。
 

培養會思考的小孩

其實大家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個好父母,
我們家老大在生了妹妹之後,有時也有些出乎我們意料的行為,
撕書、突然間的爆哭、亂丟東西等等;

中間也有偷偷consult過兒童心智科的學姊,自己也有找些書來看,
發現這本「培養會思考的小孩
提出的觀點(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的確可以試試,
雖然GOOGLE了一下,這個理論基礎早在1979年就有人提出還發了論文,
不過好用的招式應該歷久彌新。

ICPS技巧:(其實有點像家醫科教科書裡的Let's Hear模式)

  1. 認知自己與他人的感覺。
  2. 知道及感覺到人際問題。
  3. 產生替代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
  4. 了解意義與後果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能夠透思考歷程來解決問題。
  5. 瞭解他人行為的意圖及結果。
  6. 瞭解個人行為與感覺間的交互影響、以及他人的行為與感覺間的交互影響。
理論說起來簡單,實際要做起來,書中也提供了按步就班的方式:
  • 增加孩子的詞彙量,讓他們能夠表達心中的感受
  • 透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體認到每個角色的情緒變化
  • 遇到事情時,不要第一時間就想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應該了解當下的狀況
  • 試著讓孩子各自表達他們的感受,並討論是不是有解決的方法
  • 如果場面很混亂,回家之後,也可以用玩偶角色扮演,想想是不是有其他的解答
  • 最後,提供孩子們,他們想出來的方法,可能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及結果
我覺得最難的就是要克制住自己想幫孩子解決問題的那個衝動!
可能父母一出手,事情就在三分鐘畫下句點,
在那兒討論或角色扮演,沒有個十幾二十分鐘,不太可能搞定。
然而,孩子自己解決一件事的成就感,這是沒辦法取代的...
就像他們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不用穿尿布一樣

畢竟,父母不可能陪他們一輩子,過度自以為是的保護,
只是讓他們更晚成熟而已。
而當他們在進入學校後,在社會化的過程中,
如果只是用不恰當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情緒,
更容易會被團體所邊緣化或是貼上標籤。

最後,我們的美意反而成為他們成長的阻力,
這一定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所以,試試看吧,我覺得真的是不錯的技巧。

五招搞定親子教養 ~ 讀書心得




來整理一下最近念的有關親子教養的東西,
因為太雜了,等有空再一本一本來分析

親子的教養追求的是最後的結果,
不需要求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對的,
否則常常會培養出一個只會by order而不能獨立思考的小孩

就像騎腳踏車一樣,看著遠方的目的地,雖然不一定騎得很直,但最後一定會到達
而一直看著腳下的標線,雖然感覺很踏實,但是更加危險,不是嗎?

以下的歸納的重點

1. 保持愉快的心情

情緒有感染力!
小朋友是很敏銳的,照顧者的心情好不好,很容易影響到他們
而且,身邊的其他照顧者,也會被你所影響
所以,當真的快要爆走了,先離開一下,整理情緒
否則,場面很容易就失控了!

2. 照顧者要互相放個假


就像長照服務提供喘息照護一樣,照顧者也要輪流放空
腦袋要空閒時才能思考事情,照顧會更有品質
才不會整天被雜事追著跑,自我評價越來越低
甚至覺得一事無成,那情緒就很容易爆發
所以還是要維持一些自己的興趣和活動

3. 不要漫無目的的讚美,而是要定義行為


生活中常常都會聽到照顧者不斷的稱讚小朋友,
「你好棒、超強、第一名...」
當稱讚變得廉價,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應該是針對言行舉止,確切地表達出是哪兒做對了很好,
例如:最近妹妹想睡的時候,姊姊都會去親親她拍拍她,
就可以跟她說,這樣很好唷,你現在會「照顧」妹妹了

妹妹喜歡玩姊姊的大象玩偶,不過一開始姊姊都會搶回去,
這時和姊姊說:
爸爸知道這是你的大象,如果你現在不需要玩,
可以讓妹妹玩一下嗎?
她想了一想說好,馬上給她一個正面的回饋,
這樣很棒喔,YUKI現在學會「分享」了 (再慢慢向她解釋定義)

小朋友對於新習得的技能,一定會樂得不停練習
而不要在她心不甘情不願的時候強迫她做,
例如:丫你現在那麼大了,還玩什麼大象玩偶...搶過來給妹妹
她只會更害怕本來是自己的東西,一點一點被分掉

4. 小朋友做錯事時,避免無謂的漫罵

在門診常常聽到父母看到小朋友哭鬧就開始罵!
之前在家裡不是都練習過了嗎?你不是有看巧虎看醫生?
再哭下去爸爸媽就不要你了,你就留在這兒陪醫生阿伯!
(當然父母都想要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現得落落大方,
不過這樣的罵法,只是減低父母心中覺得丟臉的感覺,
對親子關係是大扣分的!)

當兩方有任何一方爆走時,都是聽不進人話的
當現場無法安撫下來時,就回家再用一些玩偶來扮家家酒
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達到重現案發現場
再和孩子討論是不是有其他的解決方法

聽到照護者說不要自己了,一開始可能還會害怕
而說久了,就會覺得我們親子的關係也不過如此
到後來就覺得無所謂了,反正我就繼續壞下去

5. 建立小朋友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條件交換,是照顧小朋友時常犯的一項大忌
「你乖乖刷牙,等一下就可以玩玩具了」
「你好好吃飯,等一下可以看一集巧虎」
「你考100分,我們就去買台iPad」

當小孩的快樂和幸福感是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中,
這危險的平衡總有一天會崩解!

「我要先玩玩具,不然我不刷牙!」
「我可以邊看巧虎邊吃飯嗎?」
「上次拿了iPad,這次可以買MacBook Pro嗎?」

最理想的就是讓他了解這個行為背後的好處,
「不刷牙就和前面進去的那個弟弟一樣,蛀牙痛痛」
「不吃飯肚子會餓餓,等等玩遊戲要一直休息耶!」

<< 結論 >>

看很多書之後,才發現很多技巧好像很簡單
但是實際操作下去,要多幾次才得心應手
而且,很多大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像學習這塊...

好像到了醫院後,才覺得念書有趣,
之前都是被考試追著跑,
而當國考過了,家專過了...還念書嗎?

念得比以前還多,還廣...因為是從心裡愛上看書
嘮叨了那麼長一段,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之前念了一些小孩教育相關的書,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這一本「階級世代」,主要是從美國的角度去分析為什麼之前好像大家都有機會在不同的社會階級流動,現在這個流動好像停滞了?從家庭、教養方式、學校、社區等面向來討論,每個章節都分為案例的分享和實証的分析,引用了許多論文資料來佐証。

裡面提到了一個地理隔離的概念,以前同一個學區裡,龍蛇混雜,不過社區間的感情很好,會共享資源,雖然還是會有貧富差距,可是大家至少還有機會可以玩在一起。現在很多新興住宅區的形成,學區內的家庭的社經狀況會比較類似,會造成貧富間隱性資源取得上根本性的差異。(這個現象不知道在台灣有沒有發生?離開學校太久了,不過以前小學、中學,真的班上什麼人都有,有中途就跳級消失的,也是中途就去混幫派的)

總結整本書就是在討論資源獲取的差異,進而使得貧富之間的狀況更不易改變;所以人脈真的很重要,這才是人生中真正的財富,小孩的學習對象不一定要是父母,學校的老師、球隊的教練、教會的牧師都可能對他們的人生有長遠的影響;而問題的解決,也有更多可以詢求協助的對象。

最後,引用本書中的一句話「拉拔孩子長大,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當父母的人脈,建立了一個又大又廣的協作網路後,對小孩來說,就像有了一個安全氣囊,在人生中的各種衝擊或意外,都有人可以從各個方向拉他一把。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這次來介紹一本簡體書,
過一段時間再來寫怎麼買簡體書好了...
不然台灣常常缺書,都要等很久

這本書名翻譯的真是太神奇了!
英文原著的名字是:
"The Go-To Mom's Parents' Guide to Emotion Coaching Young Children"
Go-To Mom's 是作者經營的一個親子教養的網站。
因為台灣沒有翻譯,就去找了簡體版的來看

主要在講述的是照顧者如何讓小孩可以完整表述自己的情緒,
書中稱為「情感引導」,雖然書名翻的有點怪,但是內容還不錯,
幫大家整理一下

一開始不是介紹要怎麼做情感引導,
反而是把一些錯誤的父母教養方法提出來討論,分述如下:

  1. 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作者希望達到的就是中庸之道,而不是過與不及,這樣兩種父母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控制型就會常用威脅和命令的語氣對小朋友說話,例如:不要吵!全都給我閉嘴!三天不淮你們玩電動了!我數到3,把東西給我整理好,1、2、3!;放任型就是放牛吃草,反正孩子就是會瘋會野,不用管他啦,長大就會學好了。
  2. 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這個錯誤我有時候也會犯,常見像是小朋友跌倒了,特別是男生,一坐在地上哭,就會被斥責...哭什麼哭,有那麼痛嗎?屁股拍一拍自己站起來!長期下來,孩子就不願意和你分享情緒了,反正爸媽也沒有好好想理解我。
  3. 採用外部的獎賞:作者一直刺到我的痛點呀!每個錯誤我好像都犯過...這個大家應該也很能體會,像是乖乖吃飯就可以看電視半小時;考試第一名就買台iPad;乖乖看醫生就可以拿到一顆糖果/貼紙...長久下來,孩子不會認知到做這件事有什麼快樂,而是為了得到後面的獎勵,就像我們這年代的人,讀書真的有樂在其中的,可以在下面回覆一下...大部分人都是為了得到知識之外的回饋吧?
  4. 以消極的後果做為處罰:作者在這段定義了兩種後果,一種是消極後果,一種是直接後果;例如:下午玩太瘋,結果晚餐睡過頭,沒吃到飯,肚子很餓,這是直接後果;而爸媽爆氣,說你那麼壞,明天不帶你去動物園了,這是消極後果。長期使用消極後果做為處罰的手段,小朋友只會更不敢面對錯誤,而選擇逃避或說謊...誰知道我今天不小心打破杯子,是不是就要沒收我的電動玩具(如果只是要求協助清理杯子的碎片或是把地板擦乾,小朋友會那麼恐懼嗎?)
  5. 消極的教養方法:遺棄(你那麼壞,媽媽不要你了)、體罰(當孩子還沒認知道做錯什麼事,就是一陣毒打)
接下來就提到情感引導的步驟:(這段標題也不是一看就了解)
  1. 播下種子:其實就是設定規範,清楚明白地跟孩子說明你的要求,這樣才不會讓小朋友誤觸父母的雷區。
  2. 觀察和判斷:其實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個性如何、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並判斷在事件發生時,父母何時要出手介入。
  3. 聆聽:避免有評判性的語言,讓小朋友可以好好把他想的說出來。
  4. 發現並理解孩子的感受:對小朋友的感受給予適當的回饋,就像看診時要去同理病人不舒服的感覺一樣,小朋友會更願意把他對這件事的看法或他的感受說出來。
  5.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這段其實看「培養會思考的小孩」會有更詳細的論述,主要就是不要一直想幫孩子解決問題,你能幫他多久?只是讓他學會獨自處理事情的時間往後延罷了
書的後半段,就分述從嬰兒期、2-3歲、4-7歲,在教養上應該注意的重點。並提出一些例子做論述,使用上面提到的方法來處理。這部分寫得有點雜,有興趣的可以再聊聊。

最後,以「無條件的愛」做為結尾,為人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不能辭職的工作,讓孩子有個不論是生理、心理或社會上的避風港,何時何地都願意去理解、傾聽孩子,並和他們一同成長。

當然,也別忘了留些時間給自己和配偶,工作都需要休假了,何況是帶小孩這一輩子的事業,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只會讓照顧的品質下降,爆走的機率上升而已!

小小的附註一下,小朋友對情感用辭的表達,有本書很值得推薦,可以在遊戲中學習到許多不同的情緒用字,以及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叫"Who is Happy?"

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


最近診所要開始看戒菸門診了,把好久之前看過的書再從圖書館借來看!
把心得整理一下,之後衛教的時候可以用。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很奇葩,本來是個成功的商務人士,不過深受菸癮所苦(每天最多抽100根,一共33年);就當他發現了「輕鬆戒菸法」後,開始從事戒菸的事業,現在他的付費戒菸機構遍布各大洲 (目前台灣還沒有)。

一般寫心得都會直接寫結論,不過這本書不能這樣用!因為前面的鋪陳太重要了,如果直接跳結論,想要戒菸的人應該會直接上一頁跳出了。

1. 吸菸是一個社會共業

在電影、電視劇中,常常為吸菸人營造出一種很酷的形象,或是像以前萬寶路廣告中深植人心的牛仔形象。有壓力、心情不好、工作繁重時,就應該來一根,才有辦法解決事情。甚至是大家朗朗上口的「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這些都是洗腦的方法,有時連不吸菸的人都會被這樣的刻板印象所深植人心。

而當大家都被洗腦之後,最後變成潛意識,進一步成為戒菸的壓力,連沒吸菸的人都會覺得戒菸的時候很痛苦,更何況是正在吸菸的人,原本心靈寄托的東西,突然被抽離後的恐懼感,也會讓人無法跨出第一步。

2. 吸菸就是吸毒

作者這種說法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言過其實,但是就生理學的角度看來,也不完全錯誤。雖然菸不是在管制的毒品之列,但是吸菸就是對尼古丁的成癮,並從生理上的依賴,變成情感上不能切割的一個部分。

從上面的論述,作者提出了戒菸時的兩種毒蟲:心理依賴 (大毒蟲),尼古丁成癮 (小毒蟲)

3. 破除迷思 ~ 消滅大毒蟲

書中絕大部分都是在處理這個部分的問題,舉証精采,礙於寫太長沒人會看,我只節錄一些看了很震撼的文字,有興趣真的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

不用再跟吸菸的人說對身體不好了!因為他們早就知道了,只是抱著逃避的心態,想說我的運氣應該不會那麼背吧?或是說隔壁老王抽了50年都沒事,還不是好好的。換個角度問問他們,你平常會逆向開車或闖紅燈嗎?如果你連過馬路都要左右看一看,為什麼要做一件一定會危害到你生命的事情呢?

抽菸可以解除壓力?其實抽菸本身就是一件壓力,菸抽完的時候要去哪兒買是種壓力、到禁菸區開會時是種壓力,覺得壓力緩解只是尼古丁在騙大腦而已,當體內尼古丁濃度下降時,又是更大的壓力。所以抽菸的人就像是買了雙高級皮鞋,不過不合腳又不敢退貨,只能在脫下鞋子時孤芳自賞,就像只有在抽菸時得到了解放,卻不敢試試看戒菸一樣。

抽菸可以排解無聊?很多抽菸的人都會說,工作很累,中間休閒就那5-10分鐘,抽根菸剛剛好可以排解無聊,順便提神醒腦一下。這些片段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看一小段書,聽一段廣播,或是去走走找個寶可夢?要認知道抽菸本來就是一個無聊的行為,長期抽菸之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升高,更會讓人昏昏沈沈,處於一種不太想做事的無聊狀態。

抽菸可以放鬆?這個理由也很常被提到,但是你回想一下,如果你一天的時間,就只有抽菸時能得到放鬆,那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有壓力的;在你還沒有菸癮之前,你就不放鬆了嗎?還是你已經被尼古丁綁架,不知道怎麼放鬆了呢?

抽菸是一種社交活動?在以前可能是,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場所不能吸菸了,而且菸的取得那麼容易,巷口的便利商店就可以買到了,那種稀有而造成的階級假象已經不復存在;你還在覺得要抽菸才可以搏感情嗎?

只有當你從潛意識認為不再需要吸菸,才能好好處理尼古丁這個小毒蟲,生理的戒斷最多只要三週就搞定了,但是心理是一輩子的,只要環境的誘因出現,就可能再回到吸菸的路上了。

4. 錯誤戒菸法

這一段對我的衝擊是最大的,因為以往習慣使用的衛教手段都錯了,我們說明如下:

A. 意志力戒菸法
這個是最常聽到有人說的,我就靠意志力戒菸,我都可以參加馬拉松了,要克服菸癮一定沒有問題!但這就是最大的問題!當你把戒菸的層級提升到「意志力」階段,那麼表示你做出了一定的犠牲,表示你在心裡還是眷戀著吸菸的這個活動;就像使用意志力減肥一樣,你一定是眷戀著那不忌口、不運動的生活,而不能享受當下健康飲食、健康運動,當環境一改變,潛意識就會再去找那個你熟悉的溫柔鄉。

B. 減量戒菸法
一樣是依據作者的理論推導,當你不能享受無菸的生活,減量戒菸就只是讓你更享受剩下那幾根香菸的時光,而不是避免戒斷症狀的產生。就像有些人辛苦工作,就為了一年一次的特休,可以出國去放空幾天;但是換個角度想,為什麼不能享受工作的時光呢?為什麼工作就要和累、辛苦、壓力畫上等號。
如果想法不改變,那即使你最後一天只抽一根菸,還是不可能成功的。

C. 替代療法
不論是嚼口香糖讓嘴巴有事情做,或是去大吃大喝排解壓力,還是手指中間一定要夾個東西,都代表著你放不下;你覺得這些都是為了撫平心中的傷,可是你有換個角度想過嗎?心中真的有傷嗎?還是這些都是自己營造出來的假象?

5. 輕鬆戒菸法

作者提供的輕鬆戒菸法,就只有兩點:
  • 決定今後不再吸菸
  • 不再質疑這個決定,為戒菸而高興
所以,引用最近蔚為風潮的一句話來總結作者的核心概念,那些你認為的抽菸的好處,還是不能放下菸的理由...都是「假的」

6. 其他的協助

家人/朋友的幫助很重要,在前三週尼古丁戒斷期間,身體的不適可以有人談談,而大家也可以同理你的不舒服,這樣動機會更充分;另外,不論你是不吸菸,或是戒菸成功的人,都應該對還在抽菸的人,抱持著一種「慈悲心」,而不是去睥視他、唾棄他,這樣只會造成他的壓力更大,進而更需要尼古丁的慰藉;多一份關懷,說不定他正在戒不戒菸的決定中徘徊,就可以把他拉出來了。


最後來總結一下我的心得,作者以砍掉重練的方式來重新架構吸菸者的認知邏輯,希望他們從心中就愛上無菸的生活;這樣的風險很高,想必很多人也是一笑置之。但是,你們這些不敢踏出第一步戒菸的人,有什麼資格可以笑作者?本來就沒什麼好失去的了,戒菸不成功,你們也只是回到老菸槍的生活,如果成功了,那你在健康、金錢、自由所得到的回饋,都是賺到的不是嗎?

另外,也跟大家廣告一下國民健康署的戒菸服務計畫,有想戒菸的朋友,也可以就近諮詢,或撥打免費電話 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