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讓孩子飛 ~ 讀後感

「讓孩子飛」的圖片搜尋結果

好吧,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最近一直發讀書心得?

因為這本是老婆大人交待要念的,念完還要做專題報告,想說都念了,把講稿重點整理成文章,方便日後閱讀,也分享給大家看看。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呢?我也不了解,聽說是在某個神秘的群組中有人推薦要念,這本書就在我的桌上了...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之後要念書的小朋友做準備吧...(硬要拗)

因為是談教育,這種書呢,一般都沒有什麼強而有力的結論,畢竟牽涉到的層面太廣,而且不是每個變因都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最後就用一個「放手」做為書的核心價值,讓孩子自己去飛。

(很多人看到前面一句應該就上一頁跳出了吧?接下來就要開始整理書中的重點了)

書中的論述分為三大主軸,分散在不同章節,我就不照章節整理,直接打掉重練:

1. 總論 & 教育的核心


作者希望看完書後,大家能了解以下三個重點:(針對第一點加強說明)

A. 孩子需要什麼教育,並不是依大人之前走過的路選擇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人也在變;大學畢業已經不是就業的保證了,硬是要小孩走自己的老路,難保日後不會變成死路?教育的模式也是,現在已經出現很多非傳統課堂式的教學,說不定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你還要關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說這些翻轉教學的都是邪說,而不是好好去了解一下嗎?偏重學科,注重考試成績的情況下,會不會讓孩子失去更多東西?

B. 得到所需教育可能面臨的挑戰

C. 父母有哪些選擇和力量


再者,作者定義了三個名詞:

A. 學習:習得技能/知識
B. 教育:有組織的學習計畫
C. 學校:學習者組成的社群


進一步討論了,教育的作用、四個目的、八大能力:

教育的作用:了解周遭的世界&自己的才能,以發揮個人所長


教育的四個目的:


  1. 經濟發展:出社會後,能自給自足
  2. 社會發展:培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3. 文化發展:了解文化、認同差異
  4. 個人發展:自我實現

教育培養出的八大能力:

  1. 好奇心
  2. 創造力
  3. 評判力
  4. 溝通力
  5. 合作力
  6. 同理心
  7. 平靜、安適
  8. 公民力


最後希望透過教育,能讓孩子更快樂;並說明了影響快樂/幸福感的五個面向:

  1. 職業生涯:不要再做一行怨一行了。
  2. 社交生活:好朋友是很重要的,不要忙到只剩下工作和家庭,卻沒有朋友的調劑。
  3. 財務狀況:錢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
  4. 身體健康:健康是所有的基礎。
  5. 社區參與:行有餘力,參與公共事務,有能力付出,會更快樂。


2. 家庭的面向 (家長/孩子)


作者引用了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分別是
生理→安全→愛&歸屬→自信&尊重→自我實現

父母,或者廣義說是家庭,應該提供給孩子前面最基本的需求,才有機會可以進到最後自我實現的環節。

家長的教養風格又分為5大類:(作者最不能接受倒數兩種的教養方式)


  1. 專制型:孩子往往能達成父母要求,但是不快樂,人際關係較差。
  2. 恩威並重:較快樂,相對成就高。
  3. 放任型:較自主,但討厭權威。
  4. 忽視型:只顧到生理需求,可能造成孩子自制力差,低自尊。
  5. 直升機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最後變成媽寶/爸寶。
前三種也沒有哪種是特別好,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以及成長背景做調整。

再來就是要了解孩子,分成幾個部分討論:

  1. 先天基因/後天教養,哪個影響大?作者說後天多2% (49:51)
  2. 發展的多元性:父母不要先為孩子設限,要多方面嘗試,才能找到天賦。
  3. 遊戲的重要性:小朋友都喜歡玩,從遊戲中可以學到比你想像的還多;主要符合以下6點,才是一個好遊戲:引發動機、好玩、具想像空間、有參與感、心理狀態投入、沒有外部規則或限制。
  4. 發現孩子們的壓力:有時孩子不會主動說出來,而要從身體症狀、情緒變化、認知能力、行為表現,這四個方面去觀察。不要再以為小朋友就沒有壓力了。
  5. 充足睡眠
  6. 足夠運動:運動可以活化大腦,不要再為了念書,剥奪小朋友的運動時間了。
  7. 適時放手:你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在風險可以控制的情況下,適時放手,讓他們獨立。

每一代人,總是看下一代人不爽,反之亦然;這主要源自於沒有良好溝通和互相理解,其實大家面臨到的環境不同,表現出來的就大異其趣,所以在對孩子的行為品頭論足之前,是不是先花些時間來了解他們呢?


3. 學校的面向 (學校/老師)


如何評估學校?

  1. 課程:廣泛、均衡、活潑 (語文、數學、科學、藝術、人文、體育、生活技能)
  2. 教學:動態學習模式,因材施教 (個人/團體學習、混齡學習、蒙特梭利)
  3. 評量:除了考試外,有沒有更具參考價值或更多面向的評量方法?
  4. 課表:彈性、多樣性
  5. 環境:首重安全
  6. 文化:和社區的互動

如何評估老師?

老師的能力:

  1. 賦能:因材施教,讓學生發揮天賦
  2. 吸引:引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3. 培力:讓學生有自信,而不是依賴外界對自己的評價
  4. 期望:人會因為有人期待自己而更加強大

老師的教學風格:

  1. 專家型:程度太差會跟不上、聽不懂
  2. 權威型:較僵化無彈性
  3. 以身作則:能力/技巧不足,也會做不到
  4. 輔導型:會花較多時間,但可以做到個人化
  5. 委派型:不適用在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
所以作者寫了那麼多,還是要強調中間的排列組合太多變化了,可能找了個好學校,但是遇不到好老師;或是找到不錯的老師,但受限於學校的制度,而無法施展拳腳。(這樣有說跟沒說不是一樣嗎?)

最後還提到家長和學校的互動,參加家長會,可以試著改變體制中的一些事情,但是尺度怎麼拿捏,才不會變成現在常說的『怪獸家長』也是一門學問。當然,如果努力過卻無法改變什麼,在美國還可能就退出教育的體制,改成在家自學的模式。

其中還有很大的篇幅在討論校園霸凌和過動兒(ADHD),這個我就先跳過了,有興趣再自己買書來看。網路上也有很多討論。

結語


最後,小孩未來的發展不是只有一條路,除了升學外,還可以考量當學徒學技術、自行創業,甚至是在人生中安排個中場休息 (Gap year) ,再來好好想想接下來怎麼走。

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熱情 (了解興趣、跳脫框架、培養樂觀精神、不要妄加評批);當這把火點燃了,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看是星星之火,抑或是怒火燎原。

當父母很難,我們都是在小孩出生之後,才開始學著當父母的;教育也是,在有小孩之前,從來沒想過找學校、找老師,是那麼複雜的一件事。看了這本書之後,更覺得...盡力就好。太多無法控制的變因,有時候真的是要看緣份和運氣呀。

快樂錢 ~ 讀後感

「快樂錢」的圖片搜尋結果
世足賽結束了,先來寫個讀書心得暖暖身...太久沒寫東西了。
這本書從五個論點來討論錢怎麼用才會快樂,其實很多情況下,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狀況,大家就看看書中是怎麼寫的。
  1. 花錢買體驗
  2. 樂在難得
  3. 花錢買時間
  4. 先付款,後享受
  5. 樂善好施
{花錢買體驗}:這個頗能感同身受,有形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崩壞,無形的回憶卻隨時間而越來越鮮明;在旅遊的過程中尤其明顯,像之前的冰島之旅,因為往格陵蘭的機票很貴,就沒有順便去看看,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特別跑一趟格陵蘭...又好像很蠢!同樣的事情可能在生活中任何情況下出現,在夜深人靜時,常常浮上腦海的,往往是為什麼當下沒有把錢砸下去的悔恨。
{樂在難得}:「限量是殘酷的」是大家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在花錢時也是,當限時/限量的活動出現時,買到時的成就感,就會讓你忘了付出金錢的價值了...(就像世足總決賽的門票一樣)。書中也提到了很常被引用的『棉花糖實驗』,當忍耐過後才得到時,那種快樂會更多。
{花錢買時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有錢坐高鐵,沒錢坐台鐵,反正一樣會到,端看你的時間分配;現在很多的營利模式,也都是圍繞在這個概念上形成,畢竟對很多人而言,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花錢請人排隊買東西、外送食物到家、幫你念書整理等等。甚至是一些研討會,由過來人分享之前走過的冤枉路,算是幫你省時間的概念。
{先付款,後享受}:這個我就比較不能理解,作者認為,當我們付完錢後,拿到物品時因為不用再付錢了,那種「免費」的錯覺就能提升花錢的快樂感。(最好是啦!還不是花一樣多的錢)也可能和現在習慣的付款方式 (刷卡) 有所不同,先享受、後付款,感覺還是比較好?
{樂善好施}:施比受更有福,當能力許可,把錢用在別人身上,會比自己身上更快樂。難怪小時候,都看到同桌的叔叔伯伯,搶著去結帳 (大誤)。其實,我自己是覺得這個沒辦法勉強,有些人就是一個錢打24個結,你硬要他捐出來,反而造成困擾。
【結語】
每個人花錢的模式,可能由孩提時代就慢慢培養起來的,其實有很多習慣,都和其成長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由作者提出的這五個觀點,大家也可以回頭檢視一下,是否這樣花錢真的會比較快樂呢?
我自己最有感覺的,就是第一項的花錢買體驗,有些事情,當下沒做,之後真的就不會做了,特別是在能力許可的範圍,錢沒砸下去,後來真的越想越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