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如此人生 ~ 讀後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93607

這是看「林立青」寫的第二本書了,第一本是「做工的人」,很喜歡他寫故事的方法,淺白又深植人心,特別是自己曾以醫師的立場進到工地,去看現場的危害和風險後,更可以感受到他文字背後的重量。

往往我們沒辦法去改變現實的情況,現場的勞工也知道,但多一個了解他們的人,哪怕是只多一個,都可以讓他們更能抬頭挺胸。而不是經過工地現場說:「你看看,你再不好好念書,之後就去做工。」這種充滿階級歧視的發言;說真的,他們不搶不騙,用自己的勞力及技術賺錢,這樣腳踏實地,值得更多人去理解。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1. 謀生之道
2. 刻板印象
3. 慢性耗損

和「做工的人」不同,更多地去描繪了邊緣勞動者面臨的現況,從八大行業、酒促小姐、外籍移工,到物質濫用(藥物、酒精、毒品等)都有提及。讓你在為他們貼上標籤前,能更了解為什麼會走上這條路。

大家常會說:「人是有選擇的,為什麼你要走這條路?」,但看了之後,其實會發現,很多時候,人生是有許多的無奈和環境的限制,不是你說想選就可以選的,更慘的是連選的權利都沒有,就被趕鴨子上架。

如同書腰上寫的:
台灣人笑貧又笑娼,
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就像職醫科醫師在做職場的高風險評估時,會把加班時數太多的人員找來談談,有些人一個月加班加到100小時以上,甚至快到200小時!問他們知不知道長期加班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可能會更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其實超過半數的人都知道。

但是⋯⋯

但是不加班,錢就不夠用呀!家裡的經濟是靠我撐起來,我不多加一點班,小孩要怎麼去上學,老婆要怎麼開伙?你現在好了,公司說政府查得嚴,不讓我們加那麼多班,我還是會去找兼職來做。要是在其他地方倒下來,說不定連職災給付都沒得領,這樣的限制加班,真的有保護到我們勞工嗎?

我有時真的會無言以對,雖然知道問題點就在於薪水低,才要靠加班的錢來過生活,不然誰不想早點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呢?但我又能改變什麼?

只能動之以情,舉些以前看到的職災案子分享給員工,往往身體被疾病壓垮後,你拖累的,正是那些你最想保護的人呀!現在預支的時間,可能正是你往後數十年的健康呀⋯⋯說不定你現在賺的,還不夠付你的醫藥開銷呢?

往往得到的就是一抺無奈的微笑,上面寫著你一個醫師怎麼能了解我們基層勞工的辛苦?還有一句:「我會多注意身體的。」,這種不知道做不做得到的承諾;反正,先把這次面談的時間混過去,下次再被醫師面談,也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最後,以書中的一句話做結尾:
身為勞動者,能有的選擇真的不多,能預支就預支吧,有啥能做就做吧, 
人生無奈,但活著總還是有些希望。 
沒錯,前提就是要活著,而且要好好活著⋯⋯我還是會站在職業醫學科醫師的立場,繼續碎碎念的,希望勞工不要把賺的錢,最後都拿去看病了。

那是付給你技術的錢,不是買命錢呀!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真確 ~ 讀後感

「真確」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本書念完好一陣子了,不過事情多就一直丟著沒寫;
書中的內容就如封面所寫,討論這十個直覺偏誤。

我覺得這本書念起來的好處就是,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有一些可以帶入這十大偏誤的例子,所以念起來就很有參與感。接下來就看看這十大偏誤和我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吧...

1. 二分化直覺偏誤

從小的生活教育,常常是從二分法開始,不是【對】、就是【錯】;不是【我的】、就是【別人的】;不是【富有】、就是【貧窮】。

這使得長大之後,在看世界時,也常會用二分法去做歸類;然而,就像對和錯,常常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很多事情都有一些灰色的地帶。就像有沒有錢這件事,其實大多數的人,都是落在常態分布區線的中間,而真的超級有錢和超級沒錢的,其實比例相對低。

減少二分化的直覺偏誤,也可以避免對立和誤解,不是北部的生活就都是富足快樂,而南部就是又老又窮...

2. 負面型直覺偏誤

俗話說得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面型的直覺偏誤就像是這句話所說;不管是在新聞媒體、報章雜誌,一些負面的消息重覆被報導,造成世界好像越來越壞。

就像只是在中午吃飯看個二十分鐘國內新聞,就覺得台灣真是個鬼島;而晚上看個國際新聞,就覺得世界大戰就要發生的感覺...

然後就會始懷念起 "The good old days" (記憶中的那些美好時光);有如前男/女友,永遠都是一個最美好的存在一樣...XD,其實多些反思,現在的其實也不差,甚至是有很多好處是你沒用心觀察的。

3. 直線型直覺偏誤

這種對於我這種數學不好的,最有感了...線圖有各種型態,直線只是最容易理解的,因為這也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的線。

不過,很多的事物,都不是照這樣的趨勢變化;像大家應該都聽過「指數級增長」,或是那個勵志小品,每天增加0.01,365天後,就變成37.8的故事 (反之,0.99在365天後,就變成0.03)。

這些在一開始接觸到,都會覺得腦洞大開,發現新大陸一樣,就是因為多數人直觀還是以直線的變化去思考。其實,再回頭想想,成長也會有天花板效應,真的有辦法成長那麼多嗎?

4. 恐懼型直覺偏誤

為了趨吉避兇,恐懼型的直覺,在演化的過程中,就被保留了下來;古早年代,要是看到同村落的人,在接近森林時,被猛獸抓走,下次自己在接近時會不會就更加留心?

一直到現代,相信只要最近連續幾件飛航安全事故出現,大家坐飛機前一定會思考再三;或是像前一次的火車出軌事件,很多人應該會打消出遊念頭,或是改坐其他的交通工具。

然而,飛機的事故率,比你開車上高速公路還低,你怎麼還敢每天通勤上下班?害怕,往往會扭曲你看到的世界;而前面提到的負面型的直覺偏誤,又會更加重你的恐懼...試想,哪家媒體會報導,今天的航班,有99.99%都是平安降落的?

5. 失真型直覺偏誤

事情都要有個比較的基準,統計的方法不同,說出來的故事就會不一樣;就像之前聽過的笑話:台灣民眾平均都有一顆睪丸...這樣的數據,能夠表達什麼嗎?

或是之前行政院日前公布今年(107年)第一季實質總薪資達每月5萬9852元,一堆人跳出來說【對不起,我拉低平均薪資了】

又或者是在旅遊上,大家總覺得在中東好像都打來打去的,應該很危險,都不敢去那兒旅遊,而事實上呢?是不是又被你得到的這些片面的資訊誤導了呢?

6. 概括型直覺偏誤

其實這個和前面談到的二分化直覺偏誤有異曲同工之妙,反正大腦為了方便處理資訊,就把事情做分類,然後丟進去就當成是一樣的。常常會和自己的成長背景有關,不自覺地就為各式各樣的東西,貼上了分類標籤。

像我在做臨場服務時,常會有傳統產業的人資主管抱怨說人不好找,大家都覺得他們是3K產業 【註:日文中的骯髒(kitanai)、辛苦(kitsui)、危險(kiken)】;然而,很多廠區的環境其實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惡劣;反之,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服務業,也有很多職場上的辛酸和風險。

另外,我喜歡提旅遊做例子,大家應該覺得非洲是有點落後的國家吧?那你知道,在攀登吉力馬札羅山,中途的山屋都比台灣設備還要好嗎?

有人說非洲好像太遠了,我一輩子也不會去,那舉日本為例好了,大部分對日本的印象就是很先進,很乾淨;但你知道日本也有三大貧民區嗎?(東京的三谷、大阪的西成、橫濱的壽町)。

7. 宿命型直覺偏誤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改變,即使變動的不多,日積月累之下,有一天會讓你耳目一新!要知道沒有什麼是會恆久不變的,知識如此、社會也是。

就像你跟20年前的人說手機的概念,他們可能還停留在又大、又貴、又難用的印象,然而現在卻是人手一機!

而在書中,非洲聯盟主席的一番話,更是把宿命型的直覺偏誤做了一個最好的註解。她是這樣說的:「50年的願景是,非洲人會成為歐洲所歡迎的觀光客,而不是歐洲所排斥的難民。」

8. 單一觀點直覺偏誤

當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時,常常就會落入單一觀點的直覺偏誤;大家都用自己的專業去省視一件事情,而忽略了專業有其極限,常常不能看得很全面,當臉皮拉不下來時,就無法了解其他切入的角度了。

醫學也是如此,當你的訓練背景、每天接觸到的案例都是這一類的,自然會把新遇到的個案,先試著套進之前的經驗之中;但是如果這個病從一開始就不曾出現在醫師的腦海中,就很難去診斷出來。

書中有句諺語說的很好:「當你手上有一把鎚子,你看到的所有東西都會變成釘子。」;大家一定會用現有的資源,以最習慣的方式,去解決遇到的問題。

套用到職業醫學上,常常勞工和主管的認知上有很大的差距,只在診間或諮詢室是談不出個所以然的,所以到現場走一遭,從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事實,再重新溝通,許多卡關很久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9. 怪罪型直覺偏誤

指責一個人,把所有問題都丟到他身上,往往是最輕鬆的處理方法;然而,對日後再次產生相同問題,卻沒有預防的效果。

在許多情況下,一件意外所以會發生,都是系統上一個一個的環節連續出錯所致;不去省視系統上的問題,而且把發現問題的人處理掉...這是本末倒置。

就像在診間看診,父母常常焦急地帶著發燒的小孩,在診療結束後,往往要補上一句:「這是不是被別人傳染的?」當我回說:「是呀,這多半是被傳染的」。他們就會帶上笑容滿意地離開。不過,我常常會叫住他們再碎念幾句:如果小朋友剛開始上學,就一直生病,可能要省視一下他的衛生習慣?是不是不喜歡洗手?還是常會去和別人分享食物?

不要所有的錯,都是They的錯,卻少了些自省。

10. 急迫型直覺偏誤

1111剛過,你是不是也在特價下,買了很多本來用不到的東西呢?只因為...再不買,接下來就沒機會了!這個價錢還要再等一年呀。

在情急之下,很多理智都派不上用場,往往是用下意識地去做出反應,也就造成了急迫型直覺偏誤。其實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緊急,多給自己一個深呼吸的時間,多想幾秒,或許就有不同的做法。

購物如此,投資也是;當股市名嘴說,現在就要觸底反彈了,你看看之前我們操作的績效,這波沒跟到,你就少賺50%,限量開放只到今天。那你是不是電話就打進去了呢?還是你真的會停下來查一查他所說的績效?問問朋友是不是有加入會員的?

結語

直覺的存在,就是為了讓腦子可以少做點事,人的演化,就是以節約能源為最高宗旨;但是這樣的狀況,可能衍生出很多問題。

以身體為例,大家一定都有惰性,能躺著就不要坐著,能坐著就不想站著;但是節省了那麼多能源,也沒有吃少一點,久而久之就變成代謝症候群了。

腦子也是一樣的,如果習慣了什麼事都用直覺去判斷,少了思考和求真的過程,久了也會慢慢退化的!或許哪天,就有人會對你說出:『腦子是很好用的東西,希望你也有一個。』

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爬「吉力馬札羅」(Kilimanjaro) 還是「聖母峰基地營」(Everest Base Camp, EBC) 容易有嚴重的高山症?

答案是:


非洲最高峰 ~ 吉力馬札羅 (海拔5895公尺)

Vardy, Jennifer, John Vardy, and Ken Judg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nd ascent rates in trekkers above 2500 m in the Nepali Himalaya."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77.7 (2006): 742-744.
Karinen, Heikki, Juha Peltonen, and Heikki Tikkanen. "Prevalence of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ong Finnish trekkers on Mount Kilimanjaro, Tanzania: an observational study." 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 9.4 (2008): 301-306.
Davies, Andrew J., et al. "Determinants of summiting success and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on Mt Kilimanjaro (5895 m)." Wilderness &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4 (2009): 311-317.

為什麼呢?我們分兩個版本,先講簡單版的:

簡單版解答:


先看這個天數表和高度變化
吉力馬札羅 (5895公尺):5-9天,登山口海拔約1700-1800公尺
聖母峰基地營 (5364公尺):14-17天,起登點Lukla,海拔約2860公尺

可以看到爬吉力馬札羅,海拔落差大,安排的天數又短!身體沒時間做高度適應,當然嚴重的高山症比例會更高。

詳細版解答:


沒爬過聖母峰基地營 (EBC) 的,可以看一下蘋果日報的報導,馬上就可以掌握大概的狀況:
http://inv.appledaily.com.tw/everestebc/

截圖自蘋果日報

其實EBC每年的觀光客人數很多,為了減少嚴重高山症,可以看到天數拉長,每天住宿點的海拔高度盡量不會差太多,再配合中間會安排高度適應日,當天就待在原地放空。這些細節的部分,都是讓嚴重高山症減少的原因。

再來,我們就來看看比較陌生的世界七頂峰之一 ~ 吉力馬札羅山

【下面內容從美國CDC黃皮書網頁資料濃縮整理而成,建議有英文閱讀能力的人,可以直接看原文】
https://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18/select-destinations/tanzania-kilimanjaro

吉力馬札羅的登頂路線,至少有7條路線,一般登山客常選擇的有其中2條路線

截圖自美國CDC網頁

1. Marangu路線(總長64公里):精典路線


行程通常以5天4夜設計。Marangu經常被暱稱為『可口可樂』路線,因為住宿和食物都是在高級山屋中提供的,與其他路線相比,這條路線寬闊且相對容易。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天數少,表示高度適應的時間短,當然高山症的風險就會很高!

會有多高呢?來看看這個統計資料:在Marangu路線上進行4天和5天攀登的研究中,

急性高山病 (AMS) 的患病率為75%-77%

即便在使用丹木斯的登山客在5天上升時發生AMS的可能性顯著降低,但服用丹木斯的登山客中仍有40%-50%有AMS症狀

這樣的高發病率,造成只有50%到達火山口邊緣,即吉爾曼角(H:5685公尺),以及僅有10%到達山頂,被稱為Uhuru(自由)峰(H:5895米)

2. Machame路線:


Machame路線涉及露營,通常以6至9天的套裝行程販售,提供更多適應環境的機會和更大的成功登頂機會。Machame路線,也被稱為所謂的『威士忌路線』,因為需要的天數更長,並包含較為艱難的攀登。

其他路線的細節,就不在這兒多談了。來看看他們的住宿點高度吧:




人為因素:


2011年,英國一間安排高海拔徒步旅行的公司,進行了一項審查報告顯示:在提供吉力馬扎羅山徒步旅行的93家公司中,只有16家(17%)遵守了荒野醫學會關於登高海拔的指導方針;相比之下,在安排聖母峰基地營徒步健行的公司,有89%遵守荒野醫學會的建議。

不知道7年過去了,這個情況有沒有得到改善?

附上2014年,荒野醫學會對預防及治療高山症的指引:

結論

請記得高山症的臨床症狀,該下撤就不要遲疑,畢竟山一直都在,可是身體只有一個;並且在上山前做好準備,讓每次的高海拔之旅,都是平安且充滿回憶的。

我是阿賢醫師,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請不吝在粉絲頁按個讚並分享出去,讓我更有寫東西的動力,謝謝。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讓孩子飛 ~ 讀後感

「讓孩子飛」的圖片搜尋結果

好吧,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最近一直發讀書心得?

因為這本是老婆大人交待要念的,念完還要做專題報告,想說都念了,把講稿重點整理成文章,方便日後閱讀,也分享給大家看看。

為什麼會選這本書呢?我也不了解,聽說是在某個神秘的群組中有人推薦要念,這本書就在我的桌上了...一方面可能也是為了之後要念書的小朋友做準備吧...(硬要拗)

因為是談教育,這種書呢,一般都沒有什麼強而有力的結論,畢竟牽涉到的層面太廣,而且不是每個變因都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最後就用一個「放手」做為書的核心價值,讓孩子自己去飛。

(很多人看到前面一句應該就上一頁跳出了吧?接下來就要開始整理書中的重點了)

書中的論述分為三大主軸,分散在不同章節,我就不照章節整理,直接打掉重練:

1. 總論 & 教育的核心


作者希望看完書後,大家能了解以下三個重點:(針對第一點加強說明)

A. 孩子需要什麼教育,並不是依大人之前走過的路選擇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人也在變;大學畢業已經不是就業的保證了,硬是要小孩走自己的老路,難保日後不會變成死路?教育的模式也是,現在已經出現很多非傳統課堂式的教學,說不定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你還要關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說這些翻轉教學的都是邪說,而不是好好去了解一下嗎?偏重學科,注重考試成績的情況下,會不會讓孩子失去更多東西?

B. 得到所需教育可能面臨的挑戰

C. 父母有哪些選擇和力量


再者,作者定義了三個名詞:

A. 學習:習得技能/知識
B. 教育:有組織的學習計畫
C. 學校:學習者組成的社群


進一步討論了,教育的作用、四個目的、八大能力:

教育的作用:了解周遭的世界&自己的才能,以發揮個人所長


教育的四個目的:


  1. 經濟發展:出社會後,能自給自足
  2. 社會發展:培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3. 文化發展:了解文化、認同差異
  4. 個人發展:自我實現

教育培養出的八大能力:

  1. 好奇心
  2. 創造力
  3. 評判力
  4. 溝通力
  5. 合作力
  6. 同理心
  7. 平靜、安適
  8. 公民力


最後希望透過教育,能讓孩子更快樂;並說明了影響快樂/幸福感的五個面向:

  1. 職業生涯:不要再做一行怨一行了。
  2. 社交生活:好朋友是很重要的,不要忙到只剩下工作和家庭,卻沒有朋友的調劑。
  3. 財務狀況:錢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
  4. 身體健康:健康是所有的基礎。
  5. 社區參與:行有餘力,參與公共事務,有能力付出,會更快樂。


2. 家庭的面向 (家長/孩子)


作者引用了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分別是
生理→安全→愛&歸屬→自信&尊重→自我實現

父母,或者廣義說是家庭,應該提供給孩子前面最基本的需求,才有機會可以進到最後自我實現的環節。

家長的教養風格又分為5大類:(作者最不能接受倒數兩種的教養方式)


  1. 專制型:孩子往往能達成父母要求,但是不快樂,人際關係較差。
  2. 恩威並重:較快樂,相對成就高。
  3. 放任型:較自主,但討厭權威。
  4. 忽視型:只顧到生理需求,可能造成孩子自制力差,低自尊。
  5. 直升機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最後變成媽寶/爸寶。
前三種也沒有哪種是特別好,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以及成長背景做調整。

再來就是要了解孩子,分成幾個部分討論:

  1. 先天基因/後天教養,哪個影響大?作者說後天多2% (49:51)
  2. 發展的多元性:父母不要先為孩子設限,要多方面嘗試,才能找到天賦。
  3. 遊戲的重要性:小朋友都喜歡玩,從遊戲中可以學到比你想像的還多;主要符合以下6點,才是一個好遊戲:引發動機、好玩、具想像空間、有參與感、心理狀態投入、沒有外部規則或限制。
  4. 發現孩子們的壓力:有時孩子不會主動說出來,而要從身體症狀、情緒變化、認知能力、行為表現,這四個方面去觀察。不要再以為小朋友就沒有壓力了。
  5. 充足睡眠
  6. 足夠運動:運動可以活化大腦,不要再為了念書,剥奪小朋友的運動時間了。
  7. 適時放手:你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在風險可以控制的情況下,適時放手,讓他們獨立。

每一代人,總是看下一代人不爽,反之亦然;這主要源自於沒有良好溝通和互相理解,其實大家面臨到的環境不同,表現出來的就大異其趣,所以在對孩子的行為品頭論足之前,是不是先花些時間來了解他們呢?


3. 學校的面向 (學校/老師)


如何評估學校?

  1. 課程:廣泛、均衡、活潑 (語文、數學、科學、藝術、人文、體育、生活技能)
  2. 教學:動態學習模式,因材施教 (個人/團體學習、混齡學習、蒙特梭利)
  3. 評量:除了考試外,有沒有更具參考價值或更多面向的評量方法?
  4. 課表:彈性、多樣性
  5. 環境:首重安全
  6. 文化:和社區的互動

如何評估老師?

老師的能力:

  1. 賦能:因材施教,讓學生發揮天賦
  2. 吸引:引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3. 培力:讓學生有自信,而不是依賴外界對自己的評價
  4. 期望:人會因為有人期待自己而更加強大

老師的教學風格:

  1. 專家型:程度太差會跟不上、聽不懂
  2. 權威型:較僵化無彈性
  3. 以身作則:能力/技巧不足,也會做不到
  4. 輔導型:會花較多時間,但可以做到個人化
  5. 委派型:不適用在自主學習能力差的學生
所以作者寫了那麼多,還是要強調中間的排列組合太多變化了,可能找了個好學校,但是遇不到好老師;或是找到不錯的老師,但受限於學校的制度,而無法施展拳腳。(這樣有說跟沒說不是一樣嗎?)

最後還提到家長和學校的互動,參加家長會,可以試著改變體制中的一些事情,但是尺度怎麼拿捏,才不會變成現在常說的『怪獸家長』也是一門學問。當然,如果努力過卻無法改變什麼,在美國還可能就退出教育的體制,改成在家自學的模式。

其中還有很大的篇幅在討論校園霸凌和過動兒(ADHD),這個我就先跳過了,有興趣再自己買書來看。網路上也有很多討論。

結語


最後,小孩未來的發展不是只有一條路,除了升學外,還可以考量當學徒學技術、自行創業,甚至是在人生中安排個中場休息 (Gap year) ,再來好好想想接下來怎麼走。

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熱情 (了解興趣、跳脫框架、培養樂觀精神、不要妄加評批);當這把火點燃了,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看是星星之火,抑或是怒火燎原。

當父母很難,我們都是在小孩出生之後,才開始學著當父母的;教育也是,在有小孩之前,從來沒想過找學校、找老師,是那麼複雜的一件事。看了這本書之後,更覺得...盡力就好。太多無法控制的變因,有時候真的是要看緣份和運氣呀。

快樂錢 ~ 讀後感

「快樂錢」的圖片搜尋結果
世足賽結束了,先來寫個讀書心得暖暖身...太久沒寫東西了。
這本書從五個論點來討論錢怎麼用才會快樂,其實很多情況下,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狀況,大家就看看書中是怎麼寫的。
  1. 花錢買體驗
  2. 樂在難得
  3. 花錢買時間
  4. 先付款,後享受
  5. 樂善好施
{花錢買體驗}:這個頗能感同身受,有形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崩壞,無形的回憶卻隨時間而越來越鮮明;在旅遊的過程中尤其明顯,像之前的冰島之旅,因為往格陵蘭的機票很貴,就沒有順便去看看,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特別跑一趟格陵蘭...又好像很蠢!同樣的事情可能在生活中任何情況下出現,在夜深人靜時,常常浮上腦海的,往往是為什麼當下沒有把錢砸下去的悔恨。
{樂在難得}:「限量是殘酷的」是大家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在花錢時也是,當限時/限量的活動出現時,買到時的成就感,就會讓你忘了付出金錢的價值了...(就像世足總決賽的門票一樣)。書中也提到了很常被引用的『棉花糖實驗』,當忍耐過後才得到時,那種快樂會更多。
{花錢買時間}:這個應該很好理解,有錢坐高鐵,沒錢坐台鐵,反正一樣會到,端看你的時間分配;現在很多的營利模式,也都是圍繞在這個概念上形成,畢竟對很多人而言,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花錢請人排隊買東西、外送食物到家、幫你念書整理等等。甚至是一些研討會,由過來人分享之前走過的冤枉路,算是幫你省時間的概念。
{先付款,後享受}:這個我就比較不能理解,作者認為,當我們付完錢後,拿到物品時因為不用再付錢了,那種「免費」的錯覺就能提升花錢的快樂感。(最好是啦!還不是花一樣多的錢)也可能和現在習慣的付款方式 (刷卡) 有所不同,先享受、後付款,感覺還是比較好?
{樂善好施}:施比受更有福,當能力許可,把錢用在別人身上,會比自己身上更快樂。難怪小時候,都看到同桌的叔叔伯伯,搶著去結帳 (大誤)。其實,我自己是覺得這個沒辦法勉強,有些人就是一個錢打24個結,你硬要他捐出來,反而造成困擾。
【結語】
每個人花錢的模式,可能由孩提時代就慢慢培養起來的,其實有很多習慣,都和其成長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由作者提出的這五個觀點,大家也可以回頭檢視一下,是否這樣花錢真的會比較快樂呢?
我自己最有感覺的,就是第一項的花錢買體驗,有些事情,當下沒做,之後真的就不會做了,特別是在能力許可的範圍,錢沒砸下去,後來真的越想越懊悔。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足球員傷害 ~ 解答篇

資料來源:http://dx.doi.org/10.1136/bjsm.2004.015511

Wong, Patricia, and Youlian Hong. "Soccer injury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9.8 (2005): 473-482.

1. 受傷率什麼時候比較高?

A. 比賽時
B. 訓練時

答案:A


比賽時,隨著速度和強度的增加,球員往往會有更多的身體接觸,比如鏟球和推擠,從而導致更多傷害。

註:受傷率為每1000小時活動,受傷的比例


2. 哪一類球員易受傷?

A. 青少年球員
B. 職業球員

答案:B

在比賽期間,職業球員的傷害率通常比青少年球員高。然而,訓練期間青少年和職業球員似乎沒有差異。



3. 哪個性別的球員易受傷?

A. 男性
B. 女性

答案:B

平均值為女性受傷率較高,但在比賽期間,男性的受傷率比女性為高。(可能是男性球員下手都比較殘忍吧...XD);可惜沒比較受傷的嚴重程度。




4. 在球場上,哪個動作的受傷率最高?

A. 跑步
B. 扭動或轉身
C. 射門
D. 起跳後著陸

答案:A

跑步;running (19%)
扭動或轉身;twisting and turning (8%)
射門;shooting (4%)
著陸;landing (4%)

5. 男性球員中,下肢受傷率最高的是哪兒?

A. 大腿
B. 腳踝
C. 膝蓋

答案:B

男性球員:腳踝(20%),大腿(17%)和膝蓋(15%)
女性球員:膝蓋(24%),腳踝(21%)和大腿(16%)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飛機中的旅遊醫學】 ~ 艙壓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飛機的巡航高度約在海拔7010~12498公尺,
而《艙壓》卻保持在《1524~2438公尺》,
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會說,直接加壓到和平地一樣就好啦!為什麼要用個一兩千公尺的高度呢?
因為,要維持艙壓是需要耗費燃油的!航空公司老闆也不是吃素的,同樣的油量,一定希望讓飛機可以飛遠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那就會有人問到,那就把艙壓設定在3000-4000公尺的高度,那不就更省油了,不行嗎?
這個就和高山症的發生有關了,還記得我們之前的投影片嗎?高山症的診斷基準是在高海拔 (>2500公尺),如果艙壓超過2500公尺,坐個飛機就得高山症!那航空公司應該賠不完吧?所以設個2438公尺,合理合理。
最後,有些人會問到這關我什麼事?
反正艙壓失壓了,上面的面罩就會掉下來呀....><"
其實有以下幾個重點
◎ 氧氣濃度下降
以艙壓設定為海拔2438公尺為例:
正常人的血氧分壓 (PaO2),就會從95亳米汞柱掉到65毫米汞柱。
用大家比較習慣的血氧飽和度 (SaO2) 來看,就是從98%掉到90%。
所以對於一些有嚴重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是本來血氧濃度就低的旅客而言,這種變化是可能致命的。
◎ 氣體體積膨脹
根據波以耳定律,因為壓力下降,體積就會上升。
所以清境的洋芋片都鼓鼓的....(揍飛)
如果有一些醫療管路置入的,就不能打空氣,而應該打水,以免膨脹後造成局部壓迫,形成組織的壞死。
◎ 氣體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下降
這是潛水客一定知道的:
減壓潛水後,要休息24小時才能坐飛機
免減壓潛水,要休息12小時才能坐飛機
根據亨利定律,壓力減少,氣體溶解度就變差;減水後因為身體餘氮量的問題,坐飛機可能讓潛水夫病發生。
【結語】
有朋友跟我說,坐飛機那麼久,不知道這些也沒事呀!是沒錯啦,可是知道這些,在飛機上沒有話題時,可以拿來殺一下時間,也是不錯啦!各位看官你說是吧?
※ 延伸閱讀:
﹝Med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ommercial flights﹞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232708
﹝複習高山症 ~ 由此去﹞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

【寄生蟲的腦部感染】

今天看到很多人分享一則新聞:
「19歲男活吞蛞蝓終身癱瘓」
就來整理一下哪些寄生蟲會跑到腦吧
(為了怕大家看到圖會食不下嚥,有興趣的再自己GOOGLE囉)
1. 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感染途徑:軟體動物([蝸牛、蛞蝓、螺類)、爬過的蔬菜、淡水甲殼動物(淡水明蝦及蟹)、蛙
[大多數感染病例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盆地(Pacific basin)]
2. 豬肉絛蟲/有鈎絛蟲 (Taenia solium)
感染途徑:沒有煮熟的豬肉
(所以牛肉可以沒有全熟,豬肉不行!是說牛也有牛肉絛蟲啦,不過牠會乖乖待在腸道,不會亂跑)
3. 細粒棘球蚴/包生絛蟲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感染途徑:受感染犬科動物 (狗、狐狸、狼) 的糞便,所汙染的土壤、水、食物。
(在人寄生的前三名位置,分別為:肝、肺、腦)
[台灣不是疫區;主要在地中海,中東,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南美的養羊地區很常見]
4. 血吸蟲 (Schistosoma)
感染途徑:游泳或沐浴在被吸蟲污染的淡水中,尾動幼蟲直接穿入人的皮膚而進入循環系統
(進入時造成皮膚炎,然後就跟著循環系統跑,日本血吸蟲&曼森血吸蟲主要到腸道,埃及血吸蟲主要到泌尿生殖系統,偶而也會引起腦部的發炎)
[曼森血吸蟲:非洲,中東,加勒比,巴西,委內瑞拉和蘇里南]
[日本血吸蟲:中國,印尼,菲律賓]
[埃及血吸蟲:非洲,中東,科西嘉島]
◎ 結論:
不要生食任何的淡水生物!
不要喝未煮沸的水!
不要吃沒有全熟的豬肉!
在高風險區不要吃生菜!
在高風險區不要在淡水游泳!

【新聞中的職業醫學】~ 洋蔥採收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小孩和戶外
(圖片引用自UDN聯合新聞網)
好的,大家最近應該常看到陸戰隊應不應該去幫忙採洋蔥的新聞,我們今天完全不是要來討論這件事的!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為什麼大家採收洋蔥,都要戴著護目鏡?單純是因為洋蔥很嗆嗎?
還是《包姆和凱羅》看多了?(家中有小朋友的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吧?逃走...)
回歸正題,這個是為了避免洋蔥的碎屑,隨著落山風劃破眼角膜,進而造成黴菌感染。【黴菌性角膜炎】
其實這個議題,還上過幾次國際的期刊呢!
最初,是西元1999年的「職業與環境醫學」(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雜誌。https://goo.gl/8XKaMe
這篇研究報告指出,由屏東轉來介於 44 到 69 歲的兩男三女的角膜潰瘍、黴菌感染病人,其中 3 人的角膜上有洋蔥皮,另外 1 名有葉片。3人進行角膜移植,另外2人則須進行角膜刮除與抗真菌藥物治療。
而根據勞研所的文件,持續追蹤後,又發現另有4名洋蔥工人眼部感染致單眼摘除而視殘。總計共9名個案,其中4名已視殘,3名進行角膜移植手術,2名需住院治療。
另外有一篇,在「環境與職業健康檔案」(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 中,則討論了碎片的大小和風速的影響。https://goo.gl/GYeLAL
研究中提到,這些碎片的大小,約落在3.5 × 2.5 mm^2;而風速要超過 7 公尺/秒,才具有殺傷力。
而恆春在地的「陳雲址醫師」,發現真菌性角膜炎的高盛行率,不僅主動通報衛生署,將其列入職業病報系統;還參與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衛生研究所「洋蔥作業人員角膜感染研究」計畫,積極防範洋蔥工人的失明危機。 也因此在2003年得到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第十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https://goo.gl/Xszybk
※ 結語:
採洋蔥記得戴護目鏡! (在家切洋蔥不用太擔心,除非你家的風很大...XD)
很多現在看起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都是很多人付出健康的代價,才取得的教訓。像『洗手』,這件事也是。所以多了解一些背後的歷史意義,會更注意自我健康的照護。

【新聞中的職業醫學】~ 爽身粉疑致癌?!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新聞連結:https://goo.gl/mHiBe6
新聞中主要提到一位銀行家,因為用了爽身粉30年,得到暴露石棉才會見到的「間皮瘤」,懷疑是爽身粉受到石棉污染,憤而告上法院。
〖石棉是什麼?〗
石棉是「纖維狀水合矽酸鹽天然礦石」的通稱,主要有蛇紋石屬 (serpentine group)和角閃石屬 (amphibole group)。
國際癌症組織(IARC),在1977年,就強調所有石棉皆為一級致癌物。
〖爽身粉為什麼會有石棉?〗
主要是因為爽身粉中,有滑石粉(Talc)的成分,而滑石粉在採集的過程中,有可能受到地質中的石棉污染,而混在滑石粉中。
*內心小插曲:其實每次看到滑石,就會想起莫氏硬度表口訣
滑石方、螢磷長、石英黃玉、剛金剛⋯⋯(離題了)
〖間皮瘤的風險因子有什麼?〗
1.石綿暴露為最主要的因素
2.放射線
3.奈米碳管 (carbon nanotubes):結構和石綿相似
4.遺傳因素:家族性的間皮細胞瘤
〖生活中還會遇到石棉嗎?〗
在台灣,最後一項禁用的石棉製品是「剎車來令片」。
將於2018年7月1日起禁止石綿用於剎車來令片之製造,其餘用途均已禁用。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石棉最好用的地方就在於它的絕緣、絕熱、隔音、耐高溫、耐酸鹼、耐腐蝕和耐磨等特性。
台灣在2008年,才禁用石棉製造石棉板、石棉管、石棉水泥;其實在很多的老舊建材中,都隱藏著石棉的風險。就連某些較有年代的醫院,其隔熱材質也都有用到石棉。
另外,要注意的工廠中的隔熱材,有些舊廠區/廠房,管路包覆的材質也都是石棉,常因為年代久遠,而崩落在廠區的角落,不知情的勞工就暴露在這個風險中;甚至隨著觀光工廠的林立,有些遊客可能也會接觸到石棉。
〖結語〗
間皮瘤的前導期至少有20年,所以在工作暴露的族群中,常常都在退休之後才發病;如果有工作上石棉的暴露史,合併長期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狀,還是會建議進一步到職業醫學科或呼吸胸腔科就診,並告知職業史。
而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石棉的可能實在太多了,不用為了爽身粉這種事情杞人憂天,說不定在路旁吸吸來令片磨出來的粉塵就中招了?
最後附上可能會有石棉暴露的職業,請大家小心:
• 建築工程相關產業:特別是拆除舊屋
• 海運/船艙作業/造船業相關產業:拆船也要小心
• 汽機車製造產業
• 鐵路工業
• 航太製造業
• 鍋爐製造相關產業:隔熱材的部分
• 石綿礦場

【防曬問與答】

防曬投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1973156596248737.1073741844.1877153492515715&type=1&l=a01c1d6040


1. 嬰兒要怎麼防曬?

引用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的文章
〖畢竟一個家醫科醫師來談皮膚,好像沒什麼公信力〗
https://goo.gl/gwG7wd
A. 讓寶寶保持在陰涼處
陰影是保護寶寶免受陽光照射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如果寶寶年齡小於6個月。盡可能將寶寶置於陰涼處,如果無法找到陰涼處,請使用雨傘,雨篷或嬰兒車罩蓋,創建自己的陰影。
B. 給寶寶穿防曬衣物
例如輕便的長袖襯衫和褲子。另外,請確保您的寶寶總是戴上帶有防紫外線功能的大盤帽和太陽眼鏡。
C. 盡量避免6個月以下兒童使用防曬乳
但是,如果沒有遮蔭和適當的衣服,父母和照顧者可以將少量SPF值至少為30的廣譜防水防曬霜,塗在兒童的皮膚上。
含有二氧化鈦或氧化鋅的防曬乳〖物理性防曬成分〗不太會刺激寶寶敏感的皮膚。請記住,每兩小時或在游泳或出汗後立即重新塗抹您的孩子的防曬霜,因為沒有“防水”防曬霜。
D. 在炎熱的日子裡,確保安全
除了防曬,通過確保您的寶寶不會過熱,並補充水份,在炎熱的日子裡保持安全。如果您的寶寶過分躁動,哭鬧或暴露部位的皮膚發紅,請立即將其帶入室內。
※ 小結:6個月以下,還是別用防曬乳;小孩要用,就使用物理性防曬的成份(氧化鋅/二氧化鈦);陽傘、薄長袖、大盤帽及太陽眼鏡,是夏日出門的好物,特別是太陽眼鏡,很多人都會忘了戴。

2. 為什麼防曬還要一直強調太陽眼鏡?

紫外線中的UV-B會造成白內障、翳狀贅片、雪盲、強光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等。你總不希望,皮膚保護得很好,結果後來瞎了吧?
如果你現在看很多媒體報導,怕藍光怕得要死;那陽光你更要注意,這強度完全不是同一個量級的呀!〖更何況,很多藍光的議題都還沒有很強的證據支持,這個有空再來聊〗

3. 防曬乳每平方公分,要塗上2毫克,這個概念好模糊,有沒有比較容易理解的方法?

以成年人來說:
臉、頭皮和每隻手臂塗抹一茶匙(約5CC)防曬乳;
軀幹和每條腿上塗兩茶匙(約10CC)
你是不是突然發現,平常塗得根本就不夠厚,都是擦心酸的?(沒錯,就是在說你,一罐50CC的試用品,塗了1年還沒塗完⋯⋯真的要好好塗,一次就用光了)
丫塗得不夠厚,真的就沒效嗎?可以參考這篇大陸學者在2012年發表的文章(也就是本篇附的圖片)
https://doi.org/10.1111/j.1600-0781.2012.00650.x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4. 為什麼你的投影片中,都沒提到防曬噴霧?

依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DA)的文章,防曬噴霧可能有以下的問題:
https://goo.gl/jVwgRS
A. 很難確定您是否使用了足夠的防曬噴霧來遮蓋身體所有暴露在陽光下的區域,這可能導致覆蓋率不足。
B. 美國FDA仍在研究意外吸入噴霧防曬劑的風險。所以使用時,建議將足量的防曬噴霧噴到手上,然後將其塗抹在面部區域。在兒童上使用防曬噴霧時,應注意風向以避免吸入。〖這讓我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還是用一般的就好〗
C. 美國FDA在2013年的文章指出,(https://goo.gl/rYFGMr),使用防曬噴霧時,應避免明火,以免引火上身。
※ 小結:職業醫學中,毒理學是必修課程,在防曬噴霧中常用的奈米級二氧化鈦,對人體可能會有以下的影響,看完之後,還是乖乖噴在手上用,不然就是拿傳統的吧。
https://toxnet.nlm.nih.gov/cgi-bin/sis/search2/r…
在人類病例報告中,工作中接觸到二氧化鈦的員工,有出現這些病例:塵肺症、肺部肉芽腫、肺部纖維化等。

5. 塗多層一些,有沒有累加的效果?

(一層SPF30,一層SPF50,會不會變成SPF80了呀?)
這個先要回到SPF的標示,目前是規定,最高就標到50,所以你測驗做起來,比SPF50還高,也只能標50+
再來,SPF的定義是代表有X分之1的UVB可以穿透,所以
SPF15,就是擋掉14/15,93.3%的UVB
SPF30,就是擋掉29/30,96.6%的UVB
SPF50,就是擋掉49/50,98.0%的UVB
所以這數值是不能累加的,再加上前面提到,其實大部分人的,塗得都不夠厚,多塗幾層,只是比較會接近到標示的防曬係數罷了。〖我說話絕不是在虎爛〗
真的有人做這樣的研究,最後結論是一層塗不夠,那就塗兩層吧!
Relationship between sun‐protection factor and application thickness in high‐performance sunscreen: double application of sunscreen is recommended
https://doi.org/10.1111/j.1365-2230.2012.04388.x
◎ 最後,竟然有人看到最後!
有其他想到的問題,再提出來討論吧。大家多些互動會比較有趣。

【阿賢的碎碎念】~ 異位性皮膚炎 & 益生菌

上次那篇異位性皮膚炎的文章,沒想到有那麼大的迴響,還有些人私訊我:那吃益生菌有沒有效呀?
直接說結論,以免下面太專業大家直接上一頁跳出:
目前的研究,並沒有強烈的証據可以支持補充益生菌對異位性皮膚炎有效;不過每篇文章都不敢把話說死,常常說後續還要更大規模,或設計更好的實驗來証實這些結論。
我們家是沒吃啦!如果你有預算,想試試看也無妨,畢竟一般的情況下補充益生菌,對身體沒有什麼害處。當然,如果你有什麼疑問,也可以就近詢問你的家庭醫師或信任的藥師。
{進入會讓人想睡的醫學文獻區}
說到異位性皮膚炎和益生菌的愛恨情仇,就要從2001年,發表在《刺胳針》(Lancet) 上的一篇文章開始。
Kalliomäki, Marko, et al. "Probiotics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opic disease: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57.9262 (2001): 1076-1079.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0)04259-8
目標族群是「有家族過敏史的孕婦」,讓孕婦在生產前2~4週服用LGG益生菌,接著寶寶出生後,哺餵母乳者由母親繼續吃,餵食配方奶者則寶寶自己吃,持續至寶寶6個月大為止。研究結果發現可降低50%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
這應該也是賣益生菌的廠家,最常拿出來引用的一篇文章吧?反正就是益生菌吃了可以抗過敏!
然而,在2007年發表的追蹤報告顯示,這些使用LGG乳酸菌的兒童追蹤至7歲後,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比率的確是降低了3分之1,但是得到氣喘的機率增加3倍、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也增加2倍。
Kalliomäki, M., Salminen, S., Poussa, T., & Isolauri, E. (2007). Probiotics during the first 7 years of life: a cumulative risk reduction of eczema i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19(4), 1019-1021.
https://doi.org/10.1016/j.jaci.2006.12.608
所以,這個要怎麼去解釋呢?其實,過敏的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 ,常常都綁在一起不好區分。也就變成了一個實驗結果,大家各自表述的情況。
近年,也很多利用系統性回顧(systemic review)和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去討論這兩者的關係,不過都沒有很強的證據支持。
最後,你的選擇呢?吃或不吃?
別忘了,重點不要被模糊,異位性皮膚炎照顧上的要注意的是:
1. 保溼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3. 控制發炎/感染
* 延伸閱讀:益生菌 (Probiotics) & 益菌生 (Prebiotics)
http://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probiotics-prebiotics.…

【夏季專題】~ 太陽眼鏡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戶外、大自然和水

先問問大家一個問題,猜猜美國人到戶外就戴太陽眼鏡的比例有多少?

答案是31%(依據 The Vision Council 的調查)

有沒有比你想像的高很多?現在走到路上看一看,應該沒有超過3成的人戴著太陽眼鏡吧?(我找不到台灣的數據,有沒有機構要來統計一下?)

〖為什麼要戴太陽眼鏡?〗

紫外線中的UVB,對眼睛可能會有以下的傷害:白內障、翳狀贅片、雪盲、強光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等。

所以反過來問你:你會幫身體防曬,那為什麼不幫眼睛防曬呢?

〖怎麼挑選太陽眼鏡?〗

① 阻擋99%以上的紫外線
② 耐衝擊:沒有什麼鏡片是不會破的,但在戶外活動中,請選擇耐衝擊的,以免鏡片碎裂受傷;但要注意許多塑膠鏡片雖然耐衝擊,但卻容易刮傷,所以常會多一層防刮塗層。

〖鏡片的其他特色是做什麼的?〗

① 偏光(Polarized)

可以濾掉從光滑表面反射的眩光,特別在「開車」及「釣魚」時很有用!
BUT,偏光片和會不會吸收紫外線無關,還是要看鏡片的說明。

② 鏡片顏色 & 鏡面塗層

鏡片顏色越深,並「不代表」可以吸收更多的紫外線!鏡面塗層也是相同道理,它們只是減少進入眼鏡的可見光量,所以在陽光很強時,配戴深色鏡片或有鏡面塗層的,會比較舒服。

另外說明一下琥珀色的鏡片,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戴;在雪及薄霧中,會讓遠處的物體顯得更加清晰,在滑雪者、獵人、船員和飛行員中,就會比較受歡迎。

③ 光變色片(Photochromic)

大部分的光變色片,都是良好的紫外線吸收太陽眼鏡(當然最準還是看鏡片的說明標籤);大部分變黑的過程,都可以在半分鐘內完成。

④ 包覆式設計(Wrap-around style)

研究指出,一般的鏡框,還是會有足夠可能會傷害眼睛的紫外線進入,而減少對眼保護的效果。

⑤ 阻隔紅外線

這個在隔熱紙的廣告會比較常見到,但是目前的研究,並未明確指出陽光中紅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⑥ 抗藍光

藍光對眼睛的傷害,還有很大的爭議。

研究中,藍光確定會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就是「影響睡眠」;所以當你使用手機的夜間模式時,會和你戴上抗藍光眼鏡一樣的顏色,黃黃的。(睡前還是別用太多3C產品吧!)

〖選太陽眼鏡時常見的迷思〗

A. 越貴的越好:有時只是品牌價值,還是要看清楚鏡片的標示
B. 鏡片越黑,效果越好:越黑只是代表進入的可見光量少,不一定抗UV
C. 鏡面塗層,效果好:理由同上,不一定抗UV
D. 偏光片,效果好:偏光鏡片,不一定抗UV

重點還是看標示呀!

另外注意,車子的擋風玻璃並不能完全阻隔紫外線,如果你沒有貼抗UV的隔熱紙,記得白天開車要戴太陽眼鏡。

〖結語〗

你今天出門戴了太陽眼鏡嗎?或是你的眼鏡本來就有抗UV的效果?
留言在下面,我們可以來統計一下囉。

還是要碎念一下,小朋友出去玩都不看鏡頭,這個症頭有沒有得救呀?也歡迎大家討論⋯⋯(歪樓了)

* 資料來源:https://www.aao.org/eye-health/glasses-contacts/sunglasses-3

【醫學冷知識】~玩水玩久了,為什麼皮會皺皺的?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這個梗已經等很久了,沒想到最近終於被小朋友問起!(大心+灑花)

先來說個故事吧:

我們家的小孩超愛玩水的,連洗澡都要玩到水冷掉或是皮皺皺才想起來。

這幾天總算問我:為什麼泡水之後皮會皺皺的?

當下雖然欣喜萬分,想說這個冷知識總算可以拿出來用了,還是故作冷靜,反問:那你們覺得是為什麼?

他們的答案還頗可愛的:
就像畫畫紙,畫完之後乾掉也會皺皺,所以是太多水的原因嗎?

還是要鼓勵一下,這個想法還不錯,不過不是正確答案。

你想想看,如果泡水太久就會皺皺,那你的肚肚怎麼沒有皺皺?(一邊捏捏自己的肚皮)

總算把手上的灑水器和橡皮小鴨放下了,看起來是有認真想知道答案了。

故事說到這兒,你有猜到答案是什麼了嗎?

---- 故事結束 ----

在1935年的時候,有醫師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會出現在神經受損的肢體上;後來就有人以演化學的觀點來解釋這個現象。

因為在潮溼的表面上活動時,皮膚出現皺摺,可以增加摩擦力,而使得運動的表現變好;可能讓遠古的祖先,比較容易抓到獵物,或在逃命的時候,有比較高的機率逃脫;這樣的基因表現就留了下來。

也因為這樣,你發現了嗎?泡水之後會皺皺的地方,都是活動時需要接觸到物體表面的區域唷!

不過,說個題外話,這個精美的設計,在戶外活動者的身上,有時卻成為一個負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腳起過水泡,為什麼會起水泡呢?重點就是2個,或是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可以簡化成一個。

① 摩擦
② 潮溼

〖摩擦〗

新鞋不合鞋、楦頭太窄、鞋內有沙石或異物等、襪子太粗糙⋯⋯等,都會增加磨擦力,而磨出水泡。

〖潮溼〗

只要悶在鞋內,腳的皮膚感受到溼氣;或是雨天登山、橫渡溪流時,水灌進去;都會讓腳的皮膚變得皺皺的,所以增加摩擦力!(就說最後的機轉都是一樣的吧)

※ 結語:

人體的演化藏著很多演化上的巧思,也成為和小朋友聊天的有趣話題。這些知識,常常在神奇的地方就派上用場了呢!

(像是玩水皺皺 和 爬山腳會起水泡)

你們家也有什麼有趣的話題嗎?歡迎提供給我參考,讓我和小朋友的互動更有趣。

【阿賢的碎碎念】~ 異位性皮膚炎

天氣熱了,門診中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都大發作了!
身為一個家中小朋友「全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家長,總是會多花點唇舌在衛教上面。因為這個病就是要決戰在初期呀⋯⋯
想當年,帶小朋友去附近運動場散步時,還有熱心的大媽們來品頭論足,「你小朋友是怎麼顧的呀?臉都爛掉了!要包手套啦,才不會亂抓」「你們洗澡是不是都沒洗乾淨呀?小朋友才會那麼癢一直抓⋯⋯」「你需不需要藥膏呀?我們家有個祖傳偏方唷!」「你要不要帶小朋友去看醫生呀?」
我差點脫口而出說:「我就是醫生!」
先說治療的三個重點:(以免大家不想繼續看下去)
  1. 保溼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3. 控制發炎/感染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嬰兒和特寫


※ 什麼時候會出現症狀?

早的話3個月前後就會有症狀了,一般小小孩會從臉部及頭皮開始,耳垂也常會裂開;再大一點,四肢的外側(伸側),也會開始粗糙;最後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關節皺摺處。
另外,插花一下「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差不多在一個月左右出現,常會有家長帶小朋友來打疫苗時,說在月子中心都沒事,怎麼帶回家就這樣?是不是家裡太髒了?
我都會笑著說,我們家的那隻,在月子中心也是人稱皮膚第一光滑的,後來回家也是脂漏性皮膚炎,再接著異位性皮膚炎。放心啦,是時候到了,就發作了!不要自責。

※ 會不會好?

大部分都會好。(入小學前約一半會好,青春期大約80%會好)
BUT,要好好顧!
不要當個「佛系異位性皮膚炎照護者」
不擦乳液、不看醫生、不注意環境;時間到了,皮膚自然就好了!
如果皮膚反覆發炎,保護層都已經被破壞掉了,那你就註定要常去找皮膚科醫師報到了。

※ 疾病的進程

皮膚保護層受損 -> 乾癢 -> 搔抓 -> 發炎更嚴重,甚至有細菌感染 -> 保護層再度受損 (惡性循環下去)

※ 為什麼會發生在我們家孩子身上!

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是多因性的,遺傳、環境、食物⋯⋯;家長不要過於自責,尤其是第一胎的父母,已經夠手忙腳亂了,不要再為了這個事情,一直檢討是不是懷孕過程中吃了什麼不該吃的,還是自己基因不好等等。
遇到了就好好處理,這是長期抗戰,不要夫妻間還為了這事吵架。

※ 治療方式詳述

1. 保溼

擦乳液、擦乳液、擦乳液;重點就是不要讓皮膚乾掉,想到就擦,照三餐擦。不要只有洗完澡之後擦。
在有小朋友前,我不知乳液為何物,覺得那都是女生才會擦的東西啦!男人就是要粗曠一些⋯⋯(大誤);現在幫小朋友護膚,我的雙手又回到了18歲(其他部分還是大叔的年紀)

2. 控制環境中的誘發因子

4個月前,有母奶喝就喝母奶,需要使用配方奶可以考慮水解蛋白的。
滿4個月後,不用刻意延後副食品的攝取(有些到7-8個月還只喝奶!),但在添加新的食材時,攝取後要觀察症狀,如果皮膚症狀有加重,就要記錄起來。
貼身衣物要舒適,不要太緊或會摩擦皮膚。
空氣中過敏原的控制:PM2.5、塵蟎等
溫溼度的控制:有了小朋友之後,家中的冷氣都比以前早開好幾個月!

3. 控制發炎/感染

和傷口的照護一樣,局部的發炎/感染沒有穩定下來,永遠都不會好;所以醫師會視情況,開立類固醇藥膏(抗發炎)或抗生素藥膏(抗感染)。
往往家長聽到類固醇就退避三舍,但我可以很有自豪的說:「我們家小孩異位性皮膚炎,他們也都擦類固醇」
對了,藥膏請「薄薄擦」,不要擦完還看得到白白一片,那就是沒塗開;藥膏不是防曬乳,擦那麼厚沒有用!
(我有空都會在門診直接擦一次給家長看,不然,10個異位性的小孩,有30個照護者會亂擦一通)

※ 照顧上的小技巧

有些都是一路苦過來才慢慢學到的

A. 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不要戴手套

好好修剪指甲才是正解,不然本來可能只是幾道血痕;戴了手套就像拿菜瓜布去磨臉一樣!(相片中就是我們家小朋友用手套開心磨臉一夜的成果!)

B. 當小朋友可以溝通後,要好好衛教他

父母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他們,而你應該教他如何與疾病共處;
① 用拍打代替搔抓
② 學習自己擦乳液 (藥膏還是由照護者擦)
③ 流汗就要把汗水沖掉,並補乳液

C. 洗澡不要洗太熱,記得用清水洗就夠了

熱水會把皮膚的油脂洗掉,沐浴乳/肥皂也是;小朋友不要冷到就可以了,如果真的玩到很髒,再考慮於局部少量使用清潔產品就好。

◎ 結語

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的照護是長期抗戰,「皮在癢」真的是很惱人的事,請儘早處理,不要視而不見。我們家的小朋友們,也還在和異位性皮膚炎學習如何共處。
在檢查來打疫苗的小朋友時,一有發現,我也會繼續碎碎念下去的。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臉書粉絲頁 ~ 傷口照護 ~ 詳解

如果沒看過題目的,想參與討論,請到粉絲頁留言囉
https://goo.gl/d2hBpo

1. 醫生已經幫我清過傷口,叫我回家好好換藥,該怎麼做?


A. 傷口好髒,每天都要好好消毒,所以我都用優碘。
B. 會冒泡泡的雙氧水才有用啦!看著泡泡破掉,細菌死光光
C. 生理食鹽水沖洗掉一些分泌物就可以上藥膏了。
D. 換藥好麻煩,人工皮不是很神嗎?貼一貼就會好了。
E. 我有更好的方法,___

【解答】C

傷口的復原有三個重點
1. 清潔
2. 控制感染
3. 保持溼潤

第一次在清理傷口時,就是使用大量的生理食鹽水沖洗,如果有土壤或雜物,會配合使用滅菌的溼棉枝清潔;在真的很髒的傷口,第一次會使用優碘做局部的消毒,但最後還是會用生理食鹽水清掉。

所以,題目中醫師已經做過第一次的清潔,回家之後就是把傷口的分泌物清洗掉,再上抗生素藥膏預防感染。

『優碘』:
殺菌效果好,但是可能會造成傷口的染色/色素沈澱,反而會影響傷口在後期的復原。

『雙氧水』:
就是過氧化氫水溶液,可以分解血液中的酵素,除去血漬;會造成蛋白質變性,組織壞死,傷口反而不易復原。

『人工皮』:
人工皮在使用上,必須確定傷口是清潔沒有感染風險的;除非是很乾淨的傷口,我會建議觀察1-2天傷口的狀況及分泌物的情形。不然包在裡面,2-3天之後打開來,可能慘不忍賭。
當然,人工皮在保持傷口溼潤的效果上,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加快復原速度。


2. 受傷要打破傷風疫苗嗎?


A. 每次都要打呀!破傷風致死率百分之百耶,不要賭人品
B. 當然不要打,這是醫師拿來騙自費的手段啦!
C. 我不知道,所以我都問醫師,交給專業。
D. 我本來不會,但是我都看臉書長知識 https://goo.gl/nY2jqM
E. 我有自己的想法,___

【解答】C or D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3. 請問圖中傷口的狀況?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A. 顧得很好呀,中間的是新長出來的肉,要好好呵護
B. 看起來溼溼的,要保持乾爽啦!不要再蓋紗布了
C. 這種傷口,直接貼人工皮就好啦,還浪費時間換藥
D. 中間黃黃的是死掉的組織,要清掉比較快好
E. 上面都亂寫,我覺得是___

【解答】D

先來了解傷口復原的過程


用簡單的顏色,可以來區分組織的狀況。所以傷口換藥時,一定要把那些黃黃黏黏的東西清掉,看到紅色的新生肉芽組織。

最常看到的錯誤就是把黃黃的腐肉當成新長好的皮,然後一清開,裡面都爛光光的!
就像這種: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接地氣」(赤腳) 可能的風險


赤腳走在沙灘上,或在一望無際的草皮上奔跑著,光用想像的,就覺得很舒壓。
之前也流行過「接地氣」,來吸收大自然的能量,達到自癒的效果?!

但不是我喜歡潑大家冷水,赤腳走路是有風險的,特別是在你不熟悉的地方;相信大家也不希望在旅行的過程中,因為赤腳行走,而產生疾病,破壞了原本歡樂的心情。

為了怕大家看不下去,這次把結論寫在最前面囉:

不要在你不熟悉的地方赤腳,有症狀請及早就醫。

接地氣可能的風險



  1. 鉤蟲感染症 (Hookworm Infection)
  2. 糞小桿線蟲感染症 (Strongyloidiasis)
  3. 皮膚幼蟲移行症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4. 沙蚤病 (Tungiasis)
  5. 破傷風 (Tetanus)
  6. 外傷合併細菌感染 (Cutting wound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7. 動物咬傷 (Animal bite)
  8. 雷擊 (Lightning)


以下是各論,我會用最簡單的方法讓大家能理解:

鉤蟲感染症 (Hookworm Infection)


鉤蟲生活史

流行區域:氣候潮溼溫暖的地區 + 使用人的糞便做為肥料的區域
感染途徑:經由污染泥土中的鉤蟲幼蟲穿入皮膚而感染。
症狀:大多數無症狀,嚴重時會貧血。

糞小桿線蟲感染症 (Strongyloidiasis)


糞小桿線蟲生活史


流行區域:熱帶及亞熱帶
感染途徑:經由污染泥土中的幼蟲穿入皮膚 或 自體感染。
症狀:多數無症狀,有可能出現腸胃不適、乾咳、皮膚搔癢等非特異性症狀。


※ 特別注意:上述兩種為人類腸道寄生蟲,所以也可能經由吃入蟲卵而感染 (例如:吃土?!吃生菜!);大家在外食常吃到的香菜青蔥,也都有可能因為沒有洗乾淨而帶有蟲卵,再加上這些煮熟就少了一味,還是要小心。

皮膚幼蟲移行症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犬貓鉤蟲生活史


流行區域:加勒比海地區,非洲,亞洲和南美洲
感染途徑:皮膚直接接觸到受感染貓狗可能漫遊的土地、海灘或沙坑
症狀:蛇行狀(serpiginous)的紅色搔癢性皮疹 【因為人是意外的宿主,所以只會在皮膚跑,不會進到腸胃道寄生,屬於自限性的疾病】

沙蚤病 (Tungiasis)




流行區域:熱帶及亞熱帶國家;高風險區有非洲、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
感染途徑:母沙蚤穿透人體表皮,然後在表皮與真皮層進行寄生與產卵
症狀:皮膚發炎,患部可能有劇烈疼痛或搔癢;沒有接受治療,病患可能遭受病毒、破傷風或壞疽等二度感染。

破傷風 (Tetanus)



流行區域:全球性
感染途徑:污染的傷口
症狀:腹部僵硬及肌肉痙攣

至於要不要打疫苗:

你不清楚有沒有打過,那只要有傷口就打 
如果最近一次打是在5年以上,傷口比較髒,那還是要打


外傷合併細菌感染 (Cutting wound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


赤腳難免會被地上的東西割傷;這個很單純,就像一般外傷傷口處理。

動物咬傷 (Animal bite)


除了一般犬、貓的咬傷,在野外還要小心蛇咬、蠍子等。

延伸閱讀:台灣的六大毒蛇

雷擊 (Lightning):這個穿不穿鞋風險都很高


真的被雷直接擊中的機率很低,以美國為例,約為50萬分之1 (果然中樂透頭獎更難呀!);主要造成的傷害,都是間接傷害為主,也是最應該預防和衛教的重點!以下列兩種機轉為主:

1. 跨距電壓差 (step potential)

閃電的高電流導入地球後,會造成附近的地表帶電,因土地的電阻,而產生電壓差;常見於當雷擊打在附近時,人員想快速逃離,而產生的二次傷害。

2. 電氣閃絡 (electrical flashover)

當閃電擊在高電阻的物體時,由於它的大電流,會造成物體帶著高電壓,此時電流就可以到附近的人或動物上,稱為閃絡 (flashover)。

延伸閱讀:雷擊的風險


最後還是來碎碎念一下


真的想接地氣,其實你可以有很多選擇,用手去抱樹是我覺得比較安全,沒什麼風險的...還可以聽到木質部內的水流聲音唷...很舒壓的!

如果你只是想除靜電,市面上有很多除靜電手環,或是摸摸附近的牆壁也會有幫助 (想看靜電議題的,在留言處讓我知道,改天也可以來寫一篇。)

另外,最近寄生蟲的新聞好多,有想了解腦部寄生蟲的感染,請看這一篇:【腦部的寄生蟲感染】

就醫時,請主動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會幫助醫師對病情做出診斷。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腦部的寄生蟲感染

今天看到很多人分享一則新聞:「19歲男活吞蛞蝓終身癱瘓」


就來整理一下哪些寄生蟲會跑到腦吧
(為了怕大家看到圖會食不下嚥,有興趣的再自己GOOGLE囉)

1. 廣東住血線蟲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感染途徑:軟體動物([蝸牛、蛞蝓、螺類)、爬過的蔬菜、淡水甲殼動物(淡水明蝦及蟹)、蛙

[大多數感染病例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盆地(Pacific basin)]

美國CDC介紹


2. 豬肉絛蟲/有鈎絛蟲 (Taenia solium)


感染途徑:沒有煮熟的豬肉

(所以牛肉可以沒有全熟,豬肉不行!是說牛也有牛肉絛蟲啦,不過牠會乖乖待在腸道,不會亂跑)

美國CDC介紹


3. 細粒棘球蚴/包生絛蟲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感染途徑:受感染犬科動物 (狗、狐狸、狼) 的糞便,所汙染的土壤、水、食物。

(在人寄生的前三名位置,分別為:肝、肺、腦)

[台灣不是疫區;主要在地中海,中東,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南美的養羊地區很常見]

美國CDC介紹


4. 血吸蟲 (Schistosoma)


感染途徑:游泳或沐浴在被吸蟲污染的淡水中,尾動幼蟲直接穿入人的皮膚而進入循環系統

(進入時造成皮膚炎,然後就跟著循環系統跑,
日本血吸蟲&曼森血吸蟲主要到腸道,
埃及血吸蟲主要到泌尿生殖系統,
偶而也會引起腦部的發炎)

[曼森血吸蟲:非洲,中東,加勒比,巴西,委內瑞拉和蘇里南]
[日本血吸蟲:中國,印尼,菲律賓]
[埃及血吸蟲:非洲,中東,科西嘉島]

美國CDC介紹


◎ 結論:


不要生食任何的淡水生物!
不要喝未煮沸的水!
不要吃沒有全熟的豬肉!
在高風險區不要吃生菜!
在高風險區不要在淡水游泳!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航勤行李人員的職業風險


沒坐過飛機也看過行李箱吧?
想像中,這些行李都坐著自動化的轉盤,好像不太需要人力處理。
然而,現實中,行李的處理,並沒有那麼自動化!

要進一步了解航勤行李人員可能面臨的職業風險前,
我們要先來看看,飛機是怎麼來載行李的。

廣體機 VS 窄體機





簡單區分就是:「雙走道的為廣體機」、「單走道的為窄體機」

那我們比較關心的貨艙部分呢?
主要分為兩種:散艙 & 集裝貨艙

可以看到窄體客機的貨艙,是以散艙(BULK)的型式陳列在下層甲板,通常有前後兩個。



而寬體客機,則可以放入集裝箱(container),稱為集裝貨艙;也會有散艙設計在機尾。


如果是貨機,就全都拿來裝貨了。如下圖所示:(也會有散艙的設計)



詳談散艙(BULK)


為什麼我一直在強調散艙呢?有三大原因:

第一,因為在集裝箱的貨物總重都很重,幾乎都是使用動力機械來搬運,當然在機上調整貨物平衡時,偶而還是需要人力協助,不過在此不多著墨。而散艙剛好相反,幾乎都需要人力搬運。

第二,散艙的設計就是為了好好運用機上的空間,是非常不符合人體工學的。以波音747為例,那麼大的飛機,它的散艙門只有119cm*112cm大。在裡面的工作人員,常需要以蹲跪的姿勢來處理貨物。(這也是本文封面圖片的人員,為什麼會戴著護膝的原因)

第三,目前航空業競爭激烈,廉價航空如雨後春筍出現,因為窄體機的售價低,所以很多都是使用窄體機,處理散艙貨物的比例就更高了。

那直接看圖來強化大家的印象吧(艙內有設置滾帶,算很體貼員工了,我去看的現場都是全人力)



行李人員的職業風險


最重要的就是「人因工程危害」

依據下面北歐的文獻,有幾個驚人的事實
Koblauch H. "Low back load in airport baggage handlers." Dan Med J 2016 Apr;63(4).


  1. 行李箱的平均重量為15公斤,最重有到32公斤(看來大家都裝好裝滿!)
  2. 一天經手的搬運總重為4000~5000公斤


另外,從這篇巴西的文獻,裡面使用了「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重物抬舉公式,算出來散艙作業人員,因為姿勢受限,合理的搬抬重量,應該為7.75公斤
Monteiro, Luciano Fernandes, et al.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overload in the lumbar spine of baggage handlers at a Brazilian airport."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ygiene V: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ygiene (SHO 2017), April 10-11, 2017, Guimarães, Portugal. CRC Press, 2017.

結論


航勤的行李人員,真的是一個重勞力的工作,再加上有時間壓力;上貨慢,飛機要等你起飛;下貨慢,旅客看著空空的行李轉盤就寫客訴了!

分別給航勤的人員和坐飛機的旅客一些建議:

航勤人員:請注意自身作業時的姿勢,必要時,上班時著護腰、護膝,以保護自己;下班後,有空也需要做肌力訓練,避免工作時受傷。

旅客:請體貼行李人員,不要把一個行李箱裝得太重,否則很容易因為處理單一過重的物件而受傷。

最後,還是要謝謝各行各業的人員,因為你們的付出,我們才有這樣習以為常的生活。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冬季特輯】~ 暖暖包也會燙傷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和特寫

這兩天的門診看了一個小男生,因為口袋放暖暖包睡覺,隔天起來大腿就二度燙傷了!
大家不要以為暖暖包是很安全的東西,市售的暖暖包,發熱時的表面溫度約在40-58度間。
〖幾度會燙傷〗
根據文獻,表面溫度44℃,接觸6小時以上,就會燙傷。
而依據溫度上升,所需的時間會以指數級下降。
(70℃的熱水,只要1秒,就可以燙傷)

〖高危險群〗

老人及小孩。
人生第一次的輕微燒燙傷(輕二度以下),多半發生在5歲以前,其中大約75%,是被「熱水燙傷」,其次才是高溫的表面。

〖燙傷的分級〗

[一度燒傷]
表皮淺層;皮膚發紅、腫脹、有明顯觸痛;約3-5天即可癒合,無疤痕。
[二度燒傷]
淺二度:表皮層與真皮表層(約三分之一以上);皮膚紅腫、起水泡,有劇烈疼痛及灼熱感;約14天內即可癒合,會留下輕微疤痕或無疤痕。
深二度:表皮層與真皮深層;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較不感覺疼痛 約21天以上可癒合,會留下明顯疤痕。
[三度燒傷]
全層皮膚;皮膚呈焦黑色,乾硬如皮革,或為蒼白色,色素細胞與神經皆遭破壞,疼痛消失;須依賴植皮治療,無法自行癒合。
[四度燒傷]
全層皮膚、皮下組織、肌肉、骨骼全受損,呈焦炭狀。
◎ 暖暖包使用建議 (2018/2/2 增列)
1. 請不要直接接觸皮膚使用,特別是末稍神經受損的人,如: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
2. 請常換位置,試想你手上拿顆烤地瓜都會在兩手間丟來丟去了,你如果用一個發熱效果很好的暖暖包,久了皮膚一定會受傷的。
3. 不建議在睡覺時使用,如果真的睡得很熟,醒來可能真皮層也熟了。
4. 不要讓小朋友自行使用,除了燙傷的潛在風險外,小朋友的破壞力驚人,有可能會把外層拆了,誤食內容物 (拋棄式暖暖包的主成份:鐵粉、食鹽、蛭石、和活性炭)

〖參考文獻〗

Weaver AM, Himel HN, Edlich RF. Immersion scald burns: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J Emerg Med. 1993 Jul-Aug. 11(4):397-402.
Tegtmeyer LC, Herrnstadt GR, Maier SL,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rmal injuries in children-Demographic, etiological and clinical data of German and Austrian pediatric hospitals 2006-2015-Approaching the new German burn registry. Burns. 2017 Jun 20.
Johnson EL, Maguire S, Hollen LI, Nuttall D, Rea D, Kemp AM. Agents,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non-scald burns in children: A prospective UK study. Burns. 2017 Jun 20.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的心累 ~ 讀後感


書中每段都用一個故事來做為引言,讓你很快地融入這個情景之中;
我覺得這本書很值得看,每個分段都有不同的體認,也可以在職場中,遇到什麼狀況時,再回來看看書中怎麼寫,當成工具書也不錯。

試著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說這本書,每一段都用一小段文字來記錄自己心中的體會。

第一話 誰說職場是理性的


職場中,除了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外,常常面臨的是人和人的關係;所以從來就不可能是理性的,每個決策的後面,可能都帶著主管或同事的情緒,而各自心中的「情感投射」,往往會是誤觸地雷的最大原因。


第二話 愛與競爭,讓職場變成競技場


「自尊心強」和「有自信」往往是站在兩個相反的方向,自尊心強的,常常是缺乏自信的,需要由外界的認同或他人的讚美來強化自己的自尊;在職場中,自尊心強的,往往動則得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點,而隨波逐流,最終一事無成。只有先愛自己,獲得足夠的自信/安全感,才能在職場上大顯身手。

第三話 壓力是來自「工作」,還是「人」


心理壓力的可怕,正因為無法預測,能掌控的只有自己應對壓力的方法;然而,許多人反而會畫地自限,先檢討環境和他人,卻不是先考量在自己這部分,有什麼可以努力改變的地方。最終,把自己的理想,變成妄想,責任卻全在別人身上。

第四話 小人、貴人,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假設產生想像,想像久了,就變成真的了!對外界的變化,我們總是習慣用一套理論來解釋;像在診所就常看到這樣的情況,「他這個流感,一定是昨天下午去騎車吹到風啦!就叫他要好好穿衣服,都不聽。」有醫學背景的人,可能會覺得好笑,但是,許多心理上的現象,我們自我解釋的邏輯,並不會比較高明。有空,一定要和自己心理對話,你會發現有很多自己習以為常的解釋方法,其實是錯誤百出的。


第五話 拖延、沒執行力,是拒絕長大的成人病


拖拖拉拉,可能也有幾種解釋方法;一方面是可以當成自己工作不完美的台階,「我就是太晚開始了,才沒把事情辦好」,另外也可能是享受自己高效率工作的捷徑,「你看,我昨天熬夜一整晚,今天的表現這麼完美,是不是很強呀?」;重點往往不是表面的現象,而是後面你自己的心路歷程。


第六話 賺大錢=成功,用錢衡量你的人生?


這段的目標族群應該是衣食無虞的人,否則當基本生活所需都沒辦法滿足了,也不會考量成功與否的問題了。錢只是一個媒介,就像網路上流傳著一句勸敗名言,「錢不會消失,它只是變成你喜愛的型式存在著」;很多時候,我覺得人生的資產是存在人際關係之中的。

第七話 工作沒FU,熱情不再


這個在職場壓力族群面談,超‧常‧遇‧到!多數都是不斷的抱怨,真的問到「那你有想過要怎麼改善這些問題」時,往往就會一笑帶過,或是根本沒有好好想過。即便有想過幾個方案的人,也多半會自己設限,覺得沒機會了,不敢跨出舒適圈。這時候,請他們好好想想,究竟是對工作不滿?還是對自己不滿?有機會可以找到突破點。

第八話 換工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


這也是談到自我認同的議題,你真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還是只想要與眾不同?這樣才叫做出眾?大多數人,都這樣極其平凡地過了一生,難道他們就白走了一遭嗎?還是平凡中見偉大,就像陳樹菊如果沒有媒體報導,她應該也是繼續賣著菜,繼續捐著錢;一定要被別人看到才行嗎?或是要對自己負責?

第九話 你的夢想是什麼?


夢想不是幻想,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執行的方式;而人生中往往就是一段追逐夢想的過程,在追夢的路程上,了解自己的天賦和能力,不斷修正並進化;路途中來自各方的雜音一定不會少過,但是沒有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所以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放膽前進。


第十話 工作和家庭哪個重要?


每個人的答案一定有所不同,對我來說,這就是取捨的問題,時間就那麼多,在哪兒付出,就在哪兒回報。然而,即便是和親愛的家人或職場的同事,也應該留下一些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哪怕是街角便利商店一杯飲料的時間;否則,常常會把家庭及工作的情緒互相影響,也會看不到他們默默為你付出的努力和犠牲。

第十一話 職場沒有永遠的敵人與朋友


人生也是,只有你在不在意這段關係,不然敵人或朋友,可能也只在你心中刮過一絲漣渏,就像剛剛那個在高速公路匣道上,從槽化線偷切到你前面的那台車一樣。

結語


心理學的書很有趣,提供了很多不同的面向,來讓你和自己對話;我覺得,在忙碌的生活中間,翻個一兩個章節,好好開啟和自己的話匣子,來了解一下,那習以為常的反應,背後在訴說著什麼樣的訊息。

你...有多久沒和自己聊聊天了呢?到書局翻翻,或上網買一本回來看看吧。

冬季保暖 ~ 發熱衣?蓄熱衣?悶熱衣?


時序進入冬季,很多朋友要上山雪訓,或是出國滑雪的;這篇就來介紹在市面上常聽到的發熱衣,是什麼原理?以及相關的醫學小常識囉。

在戶外為什麼會覺得冷?


1. 高度


海拔高度上升100公尺,氣溫平均下降攝氏0.6度;如果以今天平地氣溫為18度時,在海拔3000公尺的高山,溫度就會在攝氏0度左右。

2. 溼度


有出國的朋友一定有這樣的經驗,為什麼去日本滑雪,明明都零下1-2度了,也不太冷;反而是在台灣10度以下的溼冷冬季,冷到叫不敢!?

這就要提到一些物理學的原理了:
水的比熱比空氣大,所以潮溼空氣的比熱也比乾空氣大,在溫度改變量相同的情況下,潮濕空氣會帶走更多熱量,是故,在溼冷的環境下,會覺得比乾冷更冷!
(相反的,夏天需要靠流汗及汗水蒸發把體熱帶走,在溼度高時,不利於體表的水份蒸散,所以溼度高的夏季,是很悶熱的;這也是我不太愛在夏天走中級山的原因之一,常常都溼溼黏黏的。)

這個還可以延伸談到,為什麼不要穿純棉的衣物上山,因為溼了很不容易乾,這樣身體的熱會快速被帶走,容易造成失溫!其實到營地或山屋之後,也建議把貼身層 (base layper) 換成全乾的。

3. 風寒效應


基本上就是風速越快,體表的溫暖空氣會被帶走,所以感受到的溫度會更低。
要看更多,可以到臉書的粉專上,有放一組投影片,更清楚。
【風寒效應】:https://goo.gl/8zh2PE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戶外衣著選擇


因為本篇的重點不在這兒,只簡單介紹「洋蔥式穿法」, 大家真的很有興趣,再特別寫一篇說明吧。

基本分為三層:
貼身層:就是base layer,主要功能是吸溼排汗。
保暖層:一般常說的中層衣就是這層,常見的soft shell、羽絨,都可以算。
天候層:主要就是要隔絕外界的不良氣候,如:下雨、大風等;常被歸為hard shell,不過天氣不錯時,往往是被收在背包中的。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不夠暖,你不會穿兩件嗎?」,避免單一件衣物過於厚重,而不好穿脫來調節體溫。(在高山上,流太多汗是大忌)

發熱衣的原理


1. 遠紅外線放射性


在化學纖維 (常見為聚酯纖維) 中,添加氧化鋯、碳化鋯等材質,可以吸收環境的可見光,轉為遠紅外線來發熱;材質本身也有反射身體輻射熱的效果,來達到保暖的功能。

而台灣的工研院也有推出可以發熱的粉體 (成分不清楚,查不到) ,也是市面上某些大廠會使用的發熱纖維。

使用這個技術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把這些材質混入纖維中,從最早可能因為洗滌,而使得發熱效率變差,到現在多數是使用奈米級的粉體,或在製造化纖的塑膠粒時,直接混入原料中,都讓廠家宣稱現在的發熱效能可以維持得更久,甚至是永久。

2. 纖維吸溼放熱


這個利用的原理是使用纖維,吸收人體表面蒸散的水氣,重新凝結,放出凝結熱;主要的纖維是:聚丙烯酸酯纖維 (Acrylate fiber) ;而發熱的效率,也會因為混紡的比率上而有不同。


那其他纖維是做什麼的?


這也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來說明一些常見會弄錯的化學纖維【以下都不會發熱】:


1.  壓力克纖維 (聚丙烯腈纖維,Acylic fiber)


和上面的聚丙烯酸酯纖維,不論是中文或是英文上都有點像! (我到底是來買發熱衣還是考改錯字呀?!) 效果卻有不同。

特點是易乾、抗縐、不吸水。


2.  聚丙烯纖維 (Polypropylane fiber, PP fiber)


這個纖維的保暖效果和羊毛差不多,又很快乾,也是冬季衣物常會選擇的纖維種類。

3.  聚酯纖維 (Polyester fiber, PE fiber)


這個纖維很常被使用在貼身層 (base layer),也常加入上面提到的氧化鋯,做成發熱纖維;像我最愛的Patagonia的Capilene系列都是用這種PE fiber。

※ 特別提醒:
纖維的屬性是一回事,但是衣物的織法(立體結構和層數)、纖維本身結構(是否中空)、混紡的種類,都會影響到該件衣服的特色,所以你可以看到上面提到的Capilene系列,明明就都用PE fiber,為什麼從排汗的到保暖的產品都有。

職業醫學小提醒


鋯 (Zirconium, Zr),常用於陶瓷業、釉料、人造寶石(蘇聯鑽)、耐火材料、研磨抛光、鑄模等,有可能造成塵肺症。

新聞連結:https://goo.gl/jWCMRF

而現在用於發熱衣的添加物質中,一般的民眾是不需要擔心的,但是你如果是在上游工廠,製造相關原料,可能會暴露到含鋯的粉塵,請注意物料混合時的工程控制,以及個人防護具配戴,以免日後職業疾病的發生。

結語


套句灌籃高手的名言:「左手只是輔助。」;發熱衣也是!

自然界能量是恆定的,不論是吸收可見光放出遠紅外線,或是吸溼放熱,都比不上把自己的身體練好,有穩定的基礎代謝率,就更不怕冷了。

另外,發熱衣也是有極限的,雖然廣告常常打著:我的行李箱空間都空出來了!建議在實際帶到極限環境使用前 (如:高山、滑雪、看極光),一定要先試過,評估一下自己的斤兩,再決定要帶多少其他的保暖衣物,不然冷的時候沒有衣服穿是很慘的,不要賭這一把呀。

常上山的朋友,背包中有個香菇袋或是大黑垃圾袋當防水層以外,在沒有帳棚要緊急迫降時,也是很好的保暖工具。

最後,對有些人來說,發熱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流汗變成悶熱;或是因為衣服添加的奈米微粒而造成過敏不適,所以購買時建議多穿穿不同家的,一方面可以比較發熱效果,一方面也看看有沒有過敏的狀況;千萬別為了湊運費,一次買很多件。

※ 延伸閱讀:凍傷和凍瘡
https://goo.gl/DS737C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日本國內使用無人機相關資訊 ~ 2018/01 版

國內前往日本旅遊的民眾很多,現在玩空拍機的也不少
本篇整理相關法規,希望大家不要觸法:
【感謝 陳宗智 協助翻譯及統整資料】

1. 何種機體適用日本航空法?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官方網站(*1)指出,非搭載人的遠距遙控飛行物,其總重量在200g(含電池)以上者,適用飛行法。這也就包含了遙控飛機、農藥散佈用迷你直升機,以及無人空拍機。

2. 無人機需要申請才能飛行的區域與禁飛區域


a. 原則:

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官方網站(*2)指出,在機場的航空管制區、人口稠密區、以及150M以上空域需要申請,其餘地點可飛,另外,日本政府於2017年12月通過追加祭典等活動的無人機使用規範,於2018年1月中實行(*3)。






b. 禁飛區域:

根據各地自治條例,東京都都立、千葉縣縣立、北海道道立公園園區內全面禁止飛行。(因為整理好的圖片有版權,請移到該網頁檢視)
由此去:ドローン規制条例全国早見マップ

*請特別注意,這項在「國家地理院地圖」是不會顯示的,不要傻傻地在人家的國家公園就飛了!

私有地、道路、鐵路上空、神社、觀光景點、外使館、重要國家設施,同樣未經許可全面禁飛,需要向各地點的管理者進行申請。(參照民法3-1-1、道路交通法77、小型無人機等飛行禁止法(*4)

人口稠密區及機場週邊可參照國家地理院地圖。http://maps.gsi.go.jp/#8/35.559043/140.339355/&base=std&ls=std%7Cdid2010&blend=0&disp=11&lcd=kokuarea&vs=c1j0l0u0t0z0r0f0&d=vl




其他特殊情況下也需要進行申請



3. 申請方式


前列機場的航空管制區、人口稠密區、以及150M以上空域及特殊情況申請,需使用國土交通省航空局提供之指定格式填寫(*5),在官方網站上有表格(WORD)及填寫詳解,另外也有許多常見問題釋疑(*6)。
然而,提出日期需要在飛行前10天(不含六日),並且只有書面/郵寄方式,對於海外的使用者來說是相對不便的。
其他諸如神社等觀光景點的申請方式則需要至各地點的官方網站洽詢。

參考資料:
*1:飛行ルールの対象となる機体
http://www.mlit.go.jp/koku/koku_fr10_000040.html
*2:無人航空機の飛行の許可が必要となる空域について
http://www.mlit.go.jp/koku/koku_fr10_000041.html
*3:無人航空機の飛行に関する許可・承認の審査要領の改正について(PDF)
http://search.e-gov.go.jp/servlet/PcmFileDownload?seqNo=0000168422
*4:小型無人機等飛行禁止法
https://www.npa.go.jp/bureau/security/kogatamujinki/
*5:許可・承認手続きについて
http://www.mlit.go.jp/koku/koku_fr10_000042.html
*6:無人航空機に関するQ&A (PDF)
http://www.mlit.go.jp/common/00118994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