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高山協作人員的職業風險

高山協作員,俗稱「挑夫」、「揹工」或「泊答」(porter),
就是在山上常看到背著很多東西的人,
像是下面的相片

一般長天數登山的舒適負重,因為每個人的體能及肌力強度不同,
大約會落在15-25公斤左右,如果重量再往上加,
一般都要特別強化核心肌群,否則很容易受傷。

高山協作人員的工作,主要就是背東西上山,
背的東西五花八門,
從一般登山團體的公糧、公裝,
到山屋修建需要的建材、水塔!(新聞連結)
或是一些氧氣鋼瓶、瓦斯桶,
甚至連山頂的三角點,路上的里程指示標誌等等原本不屬於山上的東西,
都是由他們一步一腳印背上去的 (當然有些太重的會由直升機吊掛)

當然,不屬於山上的東西,也會委由他們背下山!
像是大型山屋的廚餘桶,
抑或是無法吊掛下山的罹難者遺體。

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高山協作人員可能會遇到的職業危害:

1. 人因工程危害 (肌肉骨骼危害):

既然工作內容是背東西,肌肉骨骼的危害就一定無法避免,
雖然最近山界也有共識,希望協作人員的負重控制在25公斤以下,超過要另外加錢。

不過畢竟大家都是出來賺錢,圖個和氣,
有錢賺,那我多背一些也沒問題;
而有些工作是任務取向,例如:反正就是把這些東西背到山上的某個定點,
大家想也知道,希望在體力能負荷的情況下,用最少趟數解決;
有時是意外狀況,有山友身體有狀況,大家要分著背包包時,
或是嚴重高山症要緊急下撤,這些時候,常常都是義務幫忙,也沒另外收費。

上山時和協作聊天,他們常常不是這邊痠,就是那邊痛,
嚴重的甚至有些腰椎、頸椎椎間盤突出的狀況。
他們常笑說,這真的是辛苦錢,上山賺的,
有時候下山看看病、作作復健、打個針就去了一半了
如果真的傷到脊椎,那就虧大了。

2. 自然環境不可抗力因素的危害:

出門在外,難免會有意外,更不用說是常常在山野中活動的協作員了。
台灣夏季的颱風很多,常常都是靠「護國神山」來減低一定程度的風災,
而山林裡的狀況就不同了。

颱風來之前,公告禁止入山入園,團體取消出團,
一般只會收個行政作業費,或是全額退費,那就是沒有收入。
如果是長天數的縱走行程,聽到颱風的消息,
那就是日夜兼程,希望提早下山,避免被困在山上。
但最可怕的是風災之後,山上的倒木、邊坡崩塌、落石等等,
都有可能造成登山客及協作員的危害。

再來就是高山症的風險,
高山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就是在高度適應的前72小時中,有高強度的體能活動,
高山協作人員背那麼重,即便是慢慢走,都一定是高強度的體能活動。
雖然有些人會說,他們常常在山野活動,應該比較不會有高山症吧?
目前文獻資料也只有提到30天內,有高海拔(超過2500公尺)暴露經驗,是保護因子,
但不代表不會發病。
而且也不一定可以一直接案,畢竟是看天吃飯,有時候一個月也不一定有一團可以出。

3. 長工時

登山隊伍中,一般會分為登山嚮導和高山協作員,
登山嚮導會跟著隊伍走,介紹沿途的風景、故事,注意隊伍人員的狀況
協作人員則會提早出發,希望先到達營地,把營地整好、紮營 (如果住山屋就少了這一步)
開始煮水、準備晚餐。
早上則要提早起來煮早餐,等大隊伍用餐後,整完東西出發。
特別是很多隊伍都希望在山上能看個日出,所以早餐通常很早就要吃了,
如果常爬山的人,應該也有半夜兩三點就聽到大隊伍要整裝吃早餐的情景。
在一些比較熱門的山屋,通常會有駐點的廚師,
大隊伍就向他搭伙,協作就背食材和燃料上去;
如果沒有駐點的人員,就是嚮導和協作下海當廚師囉!
可能晚餐東西收完就六點了,然後兩點就要起來煮早餐。

結論

除了上面提到的職業危害外,其實最大的隱憂是,協作員根本不是一種職業,
前面說過,因為是接案性質,所以很難有固定且穩定的收入,
常常協作工作只是為自己增加收入的方法,平常可能有經營農地、果園等等,
上山幫忙時,常常也沒保勞保,甚至連意外險都沒保。
一旦發生什麼意外,常常只能自認倒楣。

高山協作員,對於很多體力有限的人來說,是讓他們親近山林的最大幫手,
可以在輕裝下攀登百岳,減少體力負荷及高山症的發生。
希望隨著戶外活動的興盛,高山協作員的勞動條件及保障能更加完善,
而不是陷入大家削價競爭,殺成一片紅海的情況,
否則,成本省到最後,一定是連人命也省了。

最後,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到台灣的山區走走,有著不輸國外的美景,
等著大家去親近、去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