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理性情緒ABC

家醫科門診中,除了三高的病人之外,
最不缺的就是身心症的個案了。

關於壓力的成因,有很多理論和學派,
我最喜歡的理論就是由阿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所提出的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
因為解釋起來最直觀,在門診短短的時間,病人也可以聽得懂。



理論基礎很簡單,
發生一個事件(A),經過你的想法(B),造成最後的結果(C)
所以不是因為這個事件,所而產生這個結果,而是因為你的想法

但是大家往往都想去挽救這個事件,希望能改變最後的結果,
而沒有注意到是不是換一個想法,結果就會不同了呢?

用例子來說明如下:

案例1:

一位中年婦女到門診抱怨壓力大睡不好已經兩個月(C)了,希望治療她的失眠問題,
好的,直接開安眠藥,不用3分鐘,結束這一個回合。
詳細詢問壓力源後,得知先生背著她外遇(A),最近一直在想要如何捥回他們的婚姻,
她認為自己對家庭盡心盡力,不應該被這樣對待(B)
所以終日以淚洗面,現在先生連家都不想回來了。

大家最直觀的想法就是去解決外遇這件事,只要沒有外遇,
那我們家就一直是幸福美滿的。
然而,外遇之前,必定有許多的導火線,
可能是夫妻價值觀的衝突、經濟的壓力、親子教養問題等等,
即便沒有出現外遇這個事件,夫妻說不定也是形同陌路。
而一味地想改變這個事件,最後造成自己的壓力更大。

那請這位婦女暫時抽離自己的角色,如果是自己的閨蜜發生這種事情,
你會怎麼建議她呢?
想法(B)可能就天馬行空了,例如:
竟然他背叛我,那要離就離吧!反正沒有小孩,拿筆贍養費,我還樂得輕鬆,
不用每天看這個短命澎肚的
如果這樣想,最後的壓力還會那麼大嗎?還會不會失眠呢?

案例2:

安寧病房中,有位虔誠的佛教徒,
這次因為肝癌末期合併腹水(A)住院,查房時一直向護理師抱怨,
我每天吃齋念佛,精進向上,為什麼還會得癌症(B)?
造成情緒嚴重不穩定(C)。

常駐病房的師父反問他,佛陀在世,也脫離不了生、老、病、死之苦,
為什麼你會認為虔誠精進,就可以跳脫這些苦難?
語畢,病房中又陷入一片沈思之中。

案例3:

高三學生,學測考差了,沒能進理想中的大學(A),
關在房間不想出來已經10天(C),被爸媽硬拉來附近的診所看病。
請爸媽出診間後,這個大男生覺得考差了,
人生接下來就黑暗一片,不知道出路在哪兒(B)。

診所醫師分享當年大學聯考也是考砸了,後來進重考班念了一年才進了心中的第一志願,
既然考差已成為事實,那是不是換個想法,
你心中有那麼喜歡的科系,多花個一年、兩年考進去,是不是值得?
未來的生命還有那麼長,真的一次的失敗就會讓人生黑暗了嗎?

結論

隨著年紀的增長,意識中常常會有一些牢不可破的信念和想法,
而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常常下意識的就做出反應了,
這個時候,是不是要停下來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看待事情的方向?
有時
轉念就轉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