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老大在生了妹妹之後,有時也有些出乎我們意料的行為,
撕書、突然間的爆哭、亂丟東西等等;
中間也有偷偷consult過兒童心智科的學姊,自己也有找些書來看,
發現這本「培養會思考的小孩」
提出的觀點(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的確可以試試,
雖然GOOGLE了一下,這個理論基礎早在1979年就有人提出還發了論文,
不過好用的招式應該歷久彌新。
ICPS技巧:(其實有點像家醫科教科書裡的Let's Hear模式)
- 認知自己與他人的感覺。
- 知道及感覺到人際問題。
- 產生替代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
- 了解意義與後果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能夠透思考歷程來解決問題。
- 瞭解他人行為的意圖及結果。
- 瞭解個人行為與感覺間的交互影響、以及他人的行為與感覺間的交互影響。
理論說起來簡單,實際要做起來,書中也提供了按步就班的方式:
- 增加孩子的詞彙量,讓他們能夠表達心中的感受
- 透過遊戲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體認到每個角色的情緒變化
- 遇到事情時,不要第一時間就想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應該了解當下的狀況
- 試著讓孩子各自表達他們的感受,並討論是不是有解決的方法
- 如果場面很混亂,回家之後,也可以用玩偶角色扮演,想想是不是有其他的解答
- 最後,提供孩子們,他們想出來的方法,可能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及結果
我覺得最難的就是要克制住自己想幫孩子解決問題的那個衝動!
可能父母一出手,事情就在三分鐘畫下句點,
在那兒討論或角色扮演,沒有個十幾二十分鐘,不太可能搞定。
然而,孩子自己解決一件事的成就感,這是沒辦法取代的...
就像他們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不用穿尿布一樣
畢竟,父母不可能陪他們一輩子,過度自以為是的保護,
只是讓他們更晚成熟而已。
而當他們在進入學校後,在社會化的過程中,
如果只是用不恰當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情緒,
更容易會被團體所邊緣化或是貼上標籤。
最後,我們的美意反而成為他們成長的阻力,
這一定不是大家所樂見的...
所以,試試看吧,我覺得真的是不錯的技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