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職業醫學科,從住院醫師開始訓練,最短受訓年限為3年:如台大
拿到其他專科醫師後,申請職業醫學臨床訓練,最短受訓年限為2年:如長庚
在這兒廣告一下,林口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也要開始招募住院醫師囉!讓有志從事職業醫學的醫師,不用一路忍耐到拿完專科才報名;PGY結束,就可以來羅錦泉主任的門下受訓了!
2017年度,報名由此去→ https://www.cgmh.org.tw/asproot/rdoc/doc.asp
(網頁有點簡陋就是了
好了,廣告打完了,接下來就聊正經的了;以下只代表我自己對訓練過程的感觸和想法,不能代表所有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跨出診間,走進職場 ~ 從臨廠服務產生興趣
我是到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第二年,才決定修職業醫學的;比起現在許多學弟妹,可能家醫專科一拿到就開始進修,晚了好幾年。大家也常問我,怎麼突然會想修這一塊?
在林口長庚家醫科的訓練中,住院醫師是不會碰到臨廠服務這一塊的,最多就是去協助廠區的健檢業務,那時候,腦子裡根本搞不懂職醫是什麼?如果那時候問我,可能也答不出個所以然。(內心OS:老師,不要把我叫回去重修呀!)
一直到升主治醫師後,才開始有被分派到執行臨廠服務;隨著年資的增加,接觸的行業別也越來越多,是越做越有興趣。
這時候,就抱持著一個很單純的想法:做職業醫學這塊,可以深入接觸到很多不同行業的人;讓病歷上每次都要填寫的職業別,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而可以在腦中浮現他們工作的細節。
進入計畫,懵懂無知 ~ 感謝老師的賞識
我已經忘了當時面試「林口長庚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培訓計畫」時,羅老師問了我什麼?我只記得當初向家醫科的主任申請想進修職業醫師,他就幫我安排時間和羅錦泉醫師面談。現在僅存的印象就是填著長長的入會申請書,還有交
再來就是看著一份空白的學習護照發呆!那麼多東西,要在兩年內完成...真的做得到嗎?
(如果有在看前面網誌的文章,就知道這份學習護照,最後變成一本資料夾!)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人的潛力真是太強大了。
五湖四海,一期一會 ~ 各種專科,激盪出不同火花
因為訓練的成員,都已經有自己的專科了,所以跟診時,大家都可以針對自己的專長提出意見,簡直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跨科會議;在我受訓時,最多有以下這些科別的專科醫師同時在受訓:家醫科、心臟科、耳鼻喉科、血液腫瘤科、急診科、胸腔科。
我想,這種多元性,在其他醫院也不常見,讓我們在討論每一個病例時,角度可以更多元,也可以更深入。另外,也多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是意外的收穫。
紮實訓練,分身乏術 ~ 修課、跟診、自己的臨床業務、家庭
在進修的過程中,因為個人生涯規畫,從長庚醫院離開,到診所服務;也十分感謝診所的老闆,在我進修的過程中,讓我的門診時間可以很彈性地調整,以配合那塞到不能再滿的行事曆。
另外,家人的支持,無疑是另一個最大的助力;在開始進修時,第一個小朋友已經出生了,而在修業第二年時,第二個小朋友也一起來湊熱鬧。已經不敢去回想那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了!好像全部的事情都卡在一起,真是辛苦老婆了。
有人會好奇究竟進修會有多忙?真的有那麼多事嗎?有興趣的,可以上「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官網,來下載學習護照看看。(連結在此)
除了前面看到的那本文書作業外,主要就是修課和跟診了!
修課的部分,就有6堂至少2學分的課程:毒物學、環境職業病、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工業衛生、環境醫學專題討論。
跟診更是多到數不清楚!條列如下:
職業醫學科:100診
職業神經科:至少12診
職業皮膚科:至少12診其他專科:我是去高壓氧以及工作強化中心 (工作能力強化&職業輔導評量)
廠區的訪視:至少10廠,還要有不同危害風險
不過,對我來說,跟診的收穫也很大;畢竟當上主治醫師之後,真的沒什麼機會去其他科別跟診 (
抽絲剝繭,追求答案 ~ 職業病現場訪視
當門診無法收集到足夠的資料或証據時,老師就會請個管師安排時間,到個案的工作現場看看。這也是訓練過程中,讓我最震撼的一部分。
雖然跟診的時候,羅醫師總是說:職醫就是應該走去每個現場;但真的有體會,是跟了職業病現場訪視後。從不到10人的小公司,到員工上千人的廠都去過;而現場的環境也是天差地別,有時候會驚訝於,這樣也可以當工廠?
即便是在我已經拿到職業醫學專科之後,還是會回去陪同進行職業病訪視;當然,有時會由我帶隊進行。每次還是都學習到很多東西。
勞資難題,尋求平衡 ~ 找到屬於自己的正義
在修業期間跟診時,其實勞方和資方的對立不曾少過;一開始,都會覺得千錯萬錯一定是雇主的問題,畢竟什麼資源都在他那裡,勞工何其弱勢。然而,慢慢地,就會看到一些問題是在勞方;而職醫夾在中間,只要評估的結果不符合任何一方的期待,出了診間門口,什麼難聽的話都聽過了。
而臨廠服務時,這種尷尬的立場,就更明顯了!勞工覺得你是雇主請來的,領雇主的錢,一定是要把我們權益犠牲;但是,如果為勞工說太多話,還真的有可能會面臨不續約的情況。
最後,就讓客觀的証據說話吧;我覺得職醫就像偵探一樣,有多少証據,說多少話;不要被先入為主的情緒所干擾,更不能屈服於之後可能沒工作的壓力。為勞資雙方的衝突,找到平衡點,重啟對話的契機。
盡力準備,為求完美 ~ 專科醫師考試
在寫這篇文時,學弟們,也正在努力準備著今年的專科醫師考試;考試分為筆試和口試,要先過筆試才能進行口試。因為應試的人員少 (每年大約10幾人) ,所以一天就知勝負了。
筆試沒什麼秘訣,就是好好看書;而口試的範圍很廣,從勞動法規、職業病鑑定、勞工體/健檢、臨廠服務,及臨床判讀都會入題。題目都很實務,就是看你平常有沒有好好在執行相關的業務。
口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某位考官問我:「陳醫師,你現在在診所,怎麼會想修職業醫學?拿到專科之後有什麼用呢?」
我一直記得我的回答,雖然有些老梗,可是我還頗滿意的。
「我覺得職業醫學很有趣,可以讓我更貼近每個看診的病人;至於之後有什麼用?我也還沒想過,人生有很多事,都是徒勞無功的,不是嗎?至少我很享受這段訓練的過程。」
現在,職業醫學,仍然不是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我試著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去了解、認識職業醫學,希望沒有讓這張專科證書蒙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